苏州:垃圾分类,任重道远!


作者:杨昌彪    时间:2021-03-29





  2017年,苏州市被国家住建部列为全国46个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试点城市之一。2020年6月1日,随着《苏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苏州在全省率先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


  近日,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江苏融媒中心记者对苏州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多个居民小区进行了走访调研,发现虽然垃圾分类投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问题仍然不少。


微信图片_20210329183740.jpg

沁怡家园国际公馆垃圾分类标语。杨昌彪摄


  垃圾投放不分类:苏州高新区狮山街道的沁怡家园国际公馆,总建筑面积13万平米,居民约1224户。2020年12月,该社区实行“撤桶并点”垃圾分类后,区内共设5个垃圾分类清洁房。在小区进门右侧的清洁房前,记者看到3个“其他垃圾”和1个“可回收”垃圾桶里都装满了各种未分类垃圾,部分垃圾散落地上。


微信图片_20210310103442.jpg

沁怡家园国际公馆“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桶装满未分类垃圾。杨昌彪摄


  每天18:00-20:00,是该小区垃圾“定时”投放时间。期间,记者观察到只有个别居民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多数居民基本不将垃圾分类便把送至清洁房。最终,小区垃圾是由每个清洁房工作人员统一分拣。


20210329182204656.jpg

清洁房工作人员对垃圾进行分拣。杨昌彪摄


  垃圾投放不定时:3月10日14时至16时,记者在垃圾分类“非投放时段”分别走进苏州高新区狮山街道的沁怡家园国际公馆和汇豪国际大厦社区,只见不时有居民提着垃圾走到清洁房门前随手往垃圾堆上一扔,转身离开;各清洁房前都存在着垃圾乱堆放的现象。


20210329181006465.jpg

沁怡家园国际公馆居民“非投放时间”把垃圾扔在清洁屋旁。杨昌彪摄


微信图片_20210329183033.jpg


微信图片_20210329183029.jpg

沁怡家园国际公馆各清洁房旁居民堆放未分类垃圾。杨昌彪摄


  现场督导不到位:记者通过走访调查发现,沁怡家园国际公馆没有专门的督导员对居民垃圾分类进行督导,存在“居民垃圾不分类、清洁员‘专员分拣’”的现象,在苏州高新区“汇豪国际大厦”、苏州工业园区“都市花园”等社区都普遍存在。


微信图片_20210329183039.jpg

苏州工业园区“都市花园”工作人员正在分拣未分类垃圾。杨昌彪摄


  据了解,在《苏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前,为保障《条例》有效落地,苏州市推行了居民小区“三定一督”——即“定时、定点、定人,安排专门督导员监督引导居民正确做好生活垃圾四分类投放” 的“苏州模式”。


  为避免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重“量”轻“质”,一方面,市有关部门分别制订了《苏州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建设指导意见》、《关于新建住宅小区落实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建设的通知》,使各住宅小区垃圾房、投放设施的配置和建设标准做到有据可依。


  另一方面,对落实“三定一督”明确了“三评估、六到位”(推进工作前评估收运处理能力是否匹配、评估基层组织力是否满足、评估群众接受力是否足够,群众沟通到位、投放设施到位、督导人员到位、巡查机制到位、收运队伍到位、投诉公示到位)的推进要求。“三定一督”施行后,对过时投放、随意乱丢等问题,要求必须落实“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清理、第一时间溯源、第一时间教育”和“经得起看、经得起闻、经得起问、经得起查”的最终质量评判标准。


  为何在这样的“顶层设计”之下,苏州垃圾分类还会陷入“居民不分类,物业全责处理”的局面?


  监督机制未能长效落实:据家住沁怡家园的吴先生说,垃圾分类初期,小区有志愿者督导,大家都认真分类投放垃圾,但后来现场既无人督导,又无惩罚措施,导致很多住户陋习重现,垃圾随便扔省时省力。


  宣传教育力度不够:据汇豪国际大厦的租户小张讲,虽然小区有垃圾分类清洁房,但小区的垃圾分类宣传力度不够,多数居民还是不能正确投放垃圾,或是不自觉地把垃圾不分类随意扔进去。


  缺乏强制约束力:负责沁怡家园清洁屋垃圾分类的清理员向记者坦言,垃圾分类未能有效开展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强制约束力,导致居民都图省事而不自觉进行垃圾分类。


  记者建议:记者认为,要做好垃圾分类,小区就要配备专门的督查员,指导居民垃圾分类,久久为功才能促使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同时,有关部门应完善垃圾分类“奖惩”制度,落实各主体责任,形成长效机制,并加大力度引导宣传教育,苏州的垃圾分类才会“分”外美好。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