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乡村振兴主题系列发布会召开,看乡村振兴背后的财政力量!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3-18





3月18日上午,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乡村振兴主题系列发布会,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通报我市2021年财政支持乡村振兴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微信图片_20210318103457.jpg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稳步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作为硬任务,扎实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突出重点项目保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一、强化财政资金保障,健全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


  (一)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力度。在当前财政收入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严格贯彻落实“四个优先”要求,对乡村振兴给予“优先保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一是加大市级支持力度。持续深入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优化资金支出结构,设立了15亿元的市级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增长36.36%;二是指导县级加大投入。强化财政业务指导,督促县级履行主体责任,推动整合县级涉农资金32亿元,增长23%;三是全力争取上级支持。抓住中央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机遇,争取上级在资金政策上对我市更大的支持,集中财力保障“三农”领域硬任务的落实。


  (二)强化资金引导带动作用。发挥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落实担保费补助,支持省农担临沂管理中心在保余额突破35亿元。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农村,对2020年度工商资本新增投资1亿元以上的乡村振兴项目,积极组织申报省级奖补支持。稳步提高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宗农产品保险覆盖面,探索水稻、小麦、玉米3大主粮作物基本险保险费财政全额补贴政策,实现农民“种粮保险不花钱”。引导县区因地制宜开展地方区域特色农产品保险,逐步实现“一县一品”的目标。


  (三)加快培育产业发展基金。加大政府引导基金对乡村振兴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对乡村振兴产业项目,提高市级引导基金出资比例,推动现代高效农业、文化旅游等“十优”产业发展。支持中地投资基金、昆润投资基金投资特色农业产业项目,打造现代科技农业示范基地。


  二、保持支持政策稳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持续保障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根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任务需要,我们优化原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设立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确保过渡期内财政投入保持总体稳定。按照“四个不摘”的要求,继续对脱贫享受政策人口进行帮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支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项目,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二)用好济临扶贫协作专项基金。构建多元化的扶贫协作投入机制和资金滚动使用长效机制,年可帮扶无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贫困人口、动态性返贫人口和因病因灾新致贫人口2万余人,有效保障和巩固脱贫成效。


  (三)通过示范试点探索推进衔接。支持选择部分县作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在美丽乡村、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乡村振兴“三步走”等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推动融合发展。开展完善村级财务管理试点,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提高乡村综合治理水平。


  三、支持乡村产业振兴,加快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重点保障粮食安全。把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作为财政支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按照每亩1500元补助标准支持新建高标准农田45万亩,落实耕地地力保护、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支持做好草地贪夜蛾等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确保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二)稳定畜产品供应。继续实施生猪生产贷款贴息政策,指导县区及时做好养殖和屠宰企业贴息审核,做好资金兑付工作。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严格落实非洲猪瘟防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政策,落实防疫人员经费保障。


  (三)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以优质高效为导向,大力发展蔬菜、水果、茶叶等优势特色产业,支持建设长三角中心城市农产品供应基地100个、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12个,规范提升市级以上田园综合体21个,加快打造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新载体新模式。


  (四)推动乡村产业绿色发展。支持推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项目,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推进耕地质量提升,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和绿色发展,加快建设市级水肥一体化试点片区5个。


  (五)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支持实施农业良种工程、农机装备研发创新、高效生态农业产业领军人才团队建设,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创新转化和推广应用,加力实施农业信息化、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保障工程,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


  四、支持乡村生态振兴,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


  (一)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消除隐患、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通过一般预算、专项债券等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河道治理、重大区域防洪除涝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继续抓好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


  (二)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聚焦农村人居环境重点领域、突出短板和群众关切,支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建立健全农村厕所运行维护和公共服务机制,带动农村无害化厕所规范升级,实现建管并重、长效运行。


  (三)促进美丽乡村提档升级。加强传统村落、传统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保护,支持集中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12个,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5个,创建市级“美在农家”示范村100个、“美在农家”五星级示范户2000户,建设乡村旅游重点村30个以上。


  五、支持乡村组织振兴,加快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一)强化村级组织运转保障。落实各级党委政府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标准,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履职能力。


  (二)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支持全市200个村因地制宜开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探索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强化集体资产管理,增强村级自我保障和服务群众能力。


  (三)壮大农村党组织队伍。落实激励政策,支持开展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加快打造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支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第一书记工作组开展工作,努力建设党组织坚强、治理有效,产业发展好、村居环境优的示范样板村。


  六、支持乡村文化振兴,大力传承弘扬沂蒙精神


  (一)推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开展百姓宣讲行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乡村、进社区。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现行政村(社区)全覆盖。


  (二)深化乡村文明行动。支持开展“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三)建设红色美丽乡村。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支持蒙阴县垛庄镇西孟良崮村、沂南县青驼镇青驼社区充分依托红色资源建设红色美丽乡村,更好的传承弘扬沂蒙精神。


  七、支持乡村人才振兴,加快培育乡村实用人才


  (一)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支持高素质农民培训,鼓励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专业技能的现代农业从业者进行职称认定,加快建设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素质优良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二)支持乡村人才招引工程。健全人才振兴保障措施,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支医、支农、支教一线。持续推动“四雁”工程,鼓励吸引优秀外出人才和农民工返乡创业。


  (三)支持健全乡村人才培育基地。依托浙大山东(临沂) 农研院、市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建设“三农”人才培训基地,年培训乡村振兴各类人才2万人以上。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财政部门重担在肩、使命光荣,我们将坚决贯彻中央、省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担当、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为我市全面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财政力量。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