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牦牛之都”青海玉树:牦牛产业牛劲十足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6-04





  素有“中国牦牛之都”美誉的玉树藏族自治州,目前牦牛存栏达到148.95万头,约占全球牦牛总量的十分之一。


  对于玉树而言,畜牧业不仅是传统产业、基础产业,更是富民产业、特色产业。推动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既关系到绿色优质畜产品的供给,也事关草原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玉树州抓住机遇,瞄准高端和高品,围绕绿色和有机,突破发展瓶颈,全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主供区。


  强种源——强壮牦牛基因


  玉树州曲麻莱县地处三江源腹地,这里多种地貌并存,为野牦牛及家养牦牛的生长提供了广阔的牧场、优良的牧草和清洁的水源。每年秋季,杂日尕那的野牦牛混入家畜群自然交配,造就了曲麻莱“野血”牦牛的强大基因,这一得天独厚的昆仑山野牦牛种质资源在全国绝无仅有。


  “现阶段,我们已建成两处千头牦牛良种繁育基地和一处千只藏羊良种繁育基地,实施‘黑色化’和‘野血化’工程,有计划、有组织地淘汰不符合标准的畜种,严格执行青海省良种鉴定程序,实施良种、良料、良法综合配套。”曲麻莱县农牧和科技局局长惠晓明说。


  随着曲麻莱县良种牦牛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认可度不断攀升,省内外不少地区越来越多的牦牛养殖基地派人前往曲麻莱县购买优良种畜。


  “为了强壮牦牛基因,我们去年从曲麻莱引进十余头F1代野血牦牛。”称多县歇武镇副镇长拉吉永占说,过去大家没有良种选育概念,各家各户粗放散养,导致牦牛近亲繁殖,体型瘦弱,死亡率高。引进野血牦牛,将改变这种局面。


  推动畜牧业现代化,良种繁育不可缺少。结合野血牦牛和家养牦牛优点,下一代的牦牛呈现出生长快、抗病性强的特点。据统计,这种成年公牦牛产肉量比普通牦牛多出上百斤。


  延链条——牦牛肉端上北京市民餐桌


  初夏的清晨,玉树还有些寒意,称多县歇武镇牧业村党委副书记成松一早从储草棚拉着饲料赶往牧场牛圈。这里有80多头体质较弱的牦牛,需要精心照顾。


  “按照年龄、体质分类养殖,能更加科学地照料好它们。”成松说,随着村里北京对口援建项目的落成,现在的科学畜牧方式与传统的“靠天放牧”有了很大的区别。


  千百年来,玉树牧民群众都是逐水草而居”的传统放牧,牦牛陷入“夏壮、秋肥、冬瘦、春死”循环,产业化发展难度大。


  为了引导玉树牦牛走优质优价、有机高端品牌之路,2018年,玉树州人民政府和北京首农食品集团各投资500万元,成立青海首农玉树供应链发展有限公司,玉树牦牛养殖从良种繁育、生态养殖、短期舍饲、屠宰加工到市场销售全产业链开始完善升级。


  走进由北京援青指挥部投资建设的昂巴拉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生态牧业示范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越冬棚、保育舍、干草棚等设施,饲养、采奶、防疫等设备齐全。


  “现在各家的牦牛都在夏季牧场,到了冬季,这里就成了它们的家。”成松告诉记者,夏秋牧草茂盛时节,牦牛还是传统放牧模式;冬春季节,各家牦牛就到基地越冬,破解了牦牛“冬瘦春死”的困局。


  牛羊肥壮,产业兴旺。去年,在北京首农集团的推动下,高原牦牛肉被端上了北京市民的餐桌,牦牛酸奶、牦牛绒产品也逐步推向市场。


  拉吉永占说:“在多方协助下,基地正在开发更多的牦牛产品,进一步延长牦牛产业链,让牧民增收致富。”


  云放牧——大数据助力高原畜牧


  玉树州治多县治渠乡江庆村距离县城60公里,草原面积辽阔,全村有488户牧户。过去牧民各家放牧,居住分散。为了激活乡村振兴动能,让集体富起来,江庆村建立“党支部+合作社+牧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吸纳牧户入股,成立专业合作社,统一管理运营。


  “目前,合作社有500多头牦牛,24名管理人员,分3组每个月轮流放牧。”江庆村党支部书记拉西才加告诉记者,成立合作社集中管理后,极大地解放了牧民劳动力,也预防了牛群被狼袭击。


  每天8个人,如何管护好大家的牦牛?在治多县科技农牧局的支持下,江庆村的牧场变身“云端牧场”,彻底颠覆了人们印象中的传统畜牧业。


  骑着摩托车放牧、给牦牛颁发“身份证”、牦牛头上放置定位器、在草原安装实时监控系统及气候环境监测器……在江庆村,这些新设备出现在牧场上,收集牧场、牦牛信息,同步上传“云端”。


  在数据流的另一端,治多县高原畜种追溯体系(云端牧场)信息平台对江庆村牧场的数据进行云计算处理,实时分析植被盖度变化,监测土壤水分情况,研判载畜量是否合理,提供定制化的牧场管护建议,草原牧场环境和畜牧业生产全部纳入“云端”管理。


  治多县农牧和科技局局长罗松洋培告诉记者,目前,只有江庆村一个试点村。未来,全县20个行政村家庭牧场、合作社、联户经营将会全部纳入到高原畜种追溯体系(云端牧场)信息平台,实现“云端”放牧。(李增平)


  转自:西海都市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