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要闻 证券 基金 保险 银行 上市公司 IPO 科创板 汽车 新三板 科技 房地产

新能源车保费涨幅摸底:特斯拉近30%,有车企称持平,啥原因?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12-30





  “保费涨了!”这是这两天各大新能源车主群里讨论最多的话题。在12月27日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产品上线后,有网友称特斯拉保费一夜上涨80%。

  12月29日,澎湃新闻记者走访了上海的多家新能源汽车销售门店发现,新能源车保费确实已经涨价,但并没有涉及全部车型,涨幅也并非网传那般夸张。业内人士称,涨价主要是因为赔付率高以及针对新能源车的保障范围扩大所致。

  最贵的Model Y保费涨了不到30%

  网传30万元以上的特斯拉车型受本次保费改革影响较大,有网传保费单显示Model Y车型新车保费从8278元涨至14902元。

  “网上说的14902元这个数字我不太了解,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不同地区,或不同的投保人导致的。但是目前保险公司给到我们的参考价格不是这样的。”一位特斯拉门店销售人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据介绍,以售价为38.79万元的特斯拉Model Y高性能版为例,若该车型购买工作人员所称的“全面款保险”,即包含车损险、300万元档三者险、司机座位险、乘客座位险、交强险共计5个险种,总金额约为10827元。

  该工作人员补充说,“Model Y高性能版之前如果上同样的保险,应该也到不了8000元。当然了,具体得车子交付的时候,把车主信息全都录入,保险那边才能给出最准确的报价。”

  一位刚刚于12月提车的Model Y车主向澎湃新闻记者出示了他的保单,Model Y高性能版车型购买全面版车险,保费为7770元。

  若以此计算,特斯拉Model Y高性能版在改为新能源专属保险后,涨幅为28%。

  除特斯拉外,其它新能源车型的保费有上涨的,也有持平的。

  爱驰汽车工作人员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售价为16.99万元的2021款U5标准续航版,保费并无变化,“我们在系统里算了一下,现在购买的话,保费和之前没有什么变化。”

  小鹏汽车门店工作人员则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问过交付的同事,稍微涨了一些,并没有(50%)那么多。”在被问及近两日顾客购买是否受此影响时,该工作人员表示,“暂时看不出来,没有顾客提到保费高这个问题,反倒是新能源补贴退坡影响大一些。”

  此外,澎湃新闻记者通过电话咨询销售人员获知,蔚来汽车保费涨幅在千元之内,比亚迪汽车的新能源车型保费涨幅约为几百元到一千元左右不等。

  保费上涨,成本是主因

  对于本次部分新能源车保费上涨,一位业内人士对澎湃新闻表示,“根本还是成本原因,一是新能源车赔付率确实高,险企肯定要控制这部分成本。另一点就是本次费改后保障范围扩大,三电系统都放进去了,保费提升也是情理之中。”

  赔付率高一直是困扰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问题。赔付率是指特定期间内赔款支出与保费收入的百分比,可以用公式简单表示为:赔付率=(赔款支出/保费收入)×100%。

  人保财险总裁于泽曾在2021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新能源汽车赔付率要高于传统燃油车,很大原因在于,新能源车出险频率要高于传统燃油车。

  此外,一位汽车维保业内人士对澎湃新闻表示,新能源汽车赔付率高的原因还在于新能源汽车零配件价格高昂,“新能源车起来的时间短,虽然单月的渗透率指标已经可以达到20%,但是总保有量不大,这就导致零配件供应链发展并不成熟,基本都是车企主导了售后的零配件供应链,量小、价格高。”

  据公安部数据,至今年9月底,而全国机动车总保有量为2.97亿辆,新能源车保有量为678万辆,占比仅为2.28%。

  上述业内人士补充道,“另外,电动车还有一个特点,电池价格高昂,动辄十几万元。但是,电池位于底盘里又很容易磕碰,一旦发生磕碰,基于安全考虑差不多就把电池报废了。这也是不少车主和保险公司发生争执的地方。”

  业内普遍认为,在新能源专属险推出之前,新能源车的保险一直是本“糊涂账”。电池磕碰等新能源车特有的事故常常遭到到保险公司拒保。

  据悉,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险在传统综合保险的基础上,将电池及储能系统、电机及驱动系统、其他控制系统都纳入到了车险保障范围内,且车辆在使用、停放、充电等不同场景中出现问题,保险公司均将理赔。

  这也就意味着,虽然不少车主将面临保费上涨的问题,但在电池等核心零部件的理赔上便有据可依了。

  “目前保险把新能源车从总的池子中划出来了,相当于燃油车不需要再与赔付率更高的新能源车平摊费用了。今后随着汽车大数据的逐步完善,在数据安全允许的情况下,或许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车一价,驾驶习惯良好的车主也就不需要与高风险的车主平摊费用了。”前述业内人士表示,“至于本次改革是否会影响到新能源车企的销售,还有待观望。”(记者:吴遇利)



  转自:澎湃新闻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