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要闻 证券 基金 保险 银行 上市公司 IPO 科创板 汽车 新三板 科技 房地产

长沙将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示范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2-09-01





  8月31日,在岳麓峰会“科技创新 引领数字未来”专场论坛上,长沙市委副书记、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谭勇表示,湘江新区已出台专题方案,将以772平方公里直管区域为重点,推动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和商业化运营先行先试、加快落地,打造全国首个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示范区,建设成为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技术和产业创新高地。

  出台行动方案 

  《湖南湘江新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示范区行动方案(2022-2025)》(简称《行动方案》)近日出台,提出构建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示范区。

  根据《行动方案》,支持深入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鼓励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应用及商业运营,加快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协同发展,完善示范应用及运营管理配套制度体系。支持深入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主要包含开展全无人测试、逐步实现全域开放、推动智能网联汽车高速公路测试落地。

  《行动方案》提出,支持全无人自动驾驶出租车商业运营。逐步推动全无人自动驾驶出租车在创新应用示范区全域、全天候运行。出台鼓励政策,支持全无人自动驾驶出租车大规模商用,鼓励在园区、景区、商区、机场、高铁站、地铁站等特定区域开展点对点的商业运营服务。打造国内规模最大的全无人、全天候示范应用和商业化运营城市。

  “对我们这种自动驾驶企业来说是重大利好。”湖南阿波罗智行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海深表示,《行动方案》的出台将加快推动公司示范运营的萝卜快跑从现有的梅溪湖、洋湖、大王山等区域逐步扩大到新区全域,能够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务体验,同时为自动驾驶出租车融入全区域大交通应用场景提供了条件。

  此外,《行动方案》瞄准无人清扫、无人配送和无人零售等应用场景综合性商业化运营,旨在培育面向未来的“无人经济”新产品、新业态,打造全域开放的功能型无人车应用示范城市。

  打造智能网联产业园 

  今年2月7日,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火热开建。该产业园由湘江智能公司按照湖南湘江新区统一部署,充分发挥国家级平台的牵引作用,发挥头雁带动效应,负责建设和运营。

  通过构建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生态,长沙以湖南湘江新区为核心片区,打造全国重要的智能网联产业集聚地和创新策源地,聚集了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算法、芯片、大数据、通信导航等生态链上下游企业350余家,年产值逾200亿元。

  在完善示范应用及运营管理配套制度体系方面,《行动方案》提出,鼓励在创新应用示范区内逐步配套和完善智能网联汽车事前审批、事中事后监督的管理制度,以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法治化为原则,降低安全风险,助推智能网联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行动方案》明确提出,适时出台支持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发展的专项政策,制定产业园招商政策,重点支持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城市、智慧工业及相关产业的研发、生产制造、加工、技术服务及市场化应用。

  据介绍,一批总部项目即将签约落地,落地后预计带动投资20亿元,实现产值50亿元。

  湖南湘江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湘江新区将建设国内领先的全无人、全天候道路测试运营网络,实现环卫、物流、接驳、配送四类场景千辆级规模化应用,打造10个可在全国复制推广的车联网商用场景,初步建成“特色鲜明、政策开放、创新包容、国内领先”的创新应用示范区,助推湖南湘江新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应用规模不断扩大

  为抢占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地,多地出台了相关政策。

  8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在8月25日召开的交通运输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韩敬华介绍,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数据等新技术快速发展,自动驾驶汽车加快推广应用,逐步由研发测试转入实际运营。目前,全国已有10余个城市允许自动驾驶汽车在特定区域、特定时段从事出租汽车、城市公共汽(电)车等商业化试运营,应用规模不断扩大。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助推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以德赛西威为例,公司聚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网联服务三大业务群,提供以人为本、万物互联、智能高效的整体出行方案,以智能汽车为中心,参与构建未来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生态圈。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07亿元,同比增长56.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1亿元,同比增长40.96%。公司称,营业收入持续高增长主要得益于智能驾驶产品、智能座舱产品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具体来看,公司智能座舱业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2.44亿元,同比增长57.11%;智能驾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63亿元,同比增长51.17%。



  转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