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F报告:聚焦双循环视角下的南北差距扩大问题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09-10





  9月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经济学院、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33期)于线上举行。


  本期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刘凤良主持,聚焦“双循环视角下的南北差距扩大问题”,知名经济学家迟福林、史育龙、杨开忠、毛振华、刘晓光联合解析。


  论坛第一单元,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主要成员刘晓光代表论坛发布CMF中国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报告围绕三方面内容展开:一、现状: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持续加速扩大;二、原因:多层次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三、影响:共同富裕、社会问题、新发展格局。


  报告指出,一些特征事实表明,南北经济发展差距在近十年来出现了持续加速扩大的现象。以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力布局为起点,改革开放以来南北经济发展经历了市场经济下走向平衡期、平衡发展期、加速失衡期三个阶段。


  许宪春等学者用36个核心指标构建了四大方面的平衡发展指数,结果显示南北差距在持续扩大。最核心的差距是经济方面,而经济方面的差距扩大以后,相应的社会进步、民生福祉也都会发生变化,民生福祉由北方占优变为南方占优,唯一不同的是生态环境指标上南北差距在缩小,这可能反映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权衡问题。


  报告分析,北方经济也面临比较大的挑战,如果把全国的省市的政府债务按风险和增速高低分成四个维度,落在低增长、高风险维度的大多是北方省份。而南方大多数省份在高增长、高风险维度,这符合金融学上的风险收益平衡理论。南方也有部分地区属于高增长、低风险维度,北上广则属于低增长、低风险维度。北方的经济增长压力较大。


  报告分析,南北差距是由多层次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产业层面。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是,过去十年北方经济的第二产业增长陷入停滞。第二,需求层面。虽然消费、投资、进出口增速出现南方高于北方的局面,值得担忧的主要是投资,截至2017年的数据已经可以看出北方投资增速陷入停滞的局面。消费方面,虽然缺口在扩大,但南北消费的差距不是非常大。出口方面,北方和南方的差距也越来越大,目前80%以上的出口在南方,北方出口占比只有20%。第三,技术层面。经济停滞时研发和创新投入也会大幅缩水,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南北差距扩大的速度太快。2008年-2009年时,南北研发经费、研发人员、研发项目的对比基本上和人口成正比,呈现一倍多的差距,但目前已经扩大到三四倍的差距,这样的差距显然会带来技术、产业各方面滞后的问题。这种差距不是南快北慢,而是北方的停滞。北方加总的研发经费、研发人员投入近年来未有增长,这是相对比较严峻的问题。在专利产出方面也出现类似的现象,北方地区的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都出现了大范围停滞的状态。


  报告认为,南北差距持续扩大背后是北方地区整体面临工业增长停滞、投资增长停滞、研发创新停滞“三大停滞问题”,原因是多层次、深层次的。


  南北差距带来三方面的影响。


  影响一:共同富裕。人均意义上的南北差距持续加速扩大,意味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在地区层面的新阻碍。影响二:社会问题。按照现有趋势,南北差距将会继续扩大,而且未来还将面临严峻的社会挑战。影响三: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报告提出六方面构建统筹国内国际、协调南方北方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具体而言:


  第一,高度重视南北差距持续加速扩大问题,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加强顶层设计,重新审视和优化现有的区域发展战略及区域性政策,在东中西的基础上引入南北维度,构建统筹国内国际、协调南方北方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第二,清醒认识当前南北差距扩大背后是北方地区面临工业增长停滞、投资增长停滞、研发创新停滞“三大停滞问题”,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重振北方地区经济,避免北方地区整体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第三,加强北方地区全国性及区域性的城市群、都市圈建设,加快培育北方经济新增长极,加快地区层面十四五规划项目实施和落地,充分发挥预期引领和跨周期调节作用,尽快走出当前困局。


  第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国社保体系一体化改革,实现流动人口养老金账户统筹,养老金随人走,解决工作与养老地不一致的问题,增强养老金系统的匹配性和可持续性。


  第五,对于北方地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对投资和人口的吸引力,提高创新转化水平,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第六,对于北方重碳地区,落实双碳目标要充分考虑到地区发展阶段的差异、地区减碳成本-收益的差异,科学确立减排路径和可持续发展路径,建立市场化机制和合理的补偿机制。


  转自:中国企业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