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提质 德州借助“AI+RPA”实现工建项目全流程智能审批


时间:2021-09-30





近年来,德州市积极运用区块链、大数据、AI+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等技术,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链条”提质增效,在全省率先开展工程建设项目流程“智造”升级工作,通过在“智能比对、自动公示、跨网抓取、无感审批”等4个技术层面攻坚,建设项目三次环评公示生成时间由30分钟压缩至45秒,建筑及房地产企业资质智能查询效率提升99%,审批周期实现极限突破,审批效率“领跑”全省,跻身全国先进水平,蹚出了一条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德州路径”。

一、主要做法

(一)智能比对,提升数据查询效率。引入智能文档审阅技术,对受理资料进行初步审核,以智能检索代替人工比对。以建筑及房地产企业资质审核为例,需要对大量专业技术人员的社保、职业资格情况进行查询。改革前:需要审批人员根据人员姓名以及身份证号来回切换至少五个网站依次查询,任务繁重、效率低下;改革后:只需要登陆相应网站,打开智能系统,机器人即可代替人工录入身份证号,自动查找社保及职业资格情况,自动生成结果台账,工作人员即时查看。查询50个人员信息,智能系统仅需3分钟,人工查询需要1小时以上,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审批效率成倍提高。

(二)自动公示,提升文本生成效率。运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RPA)+光学字符识别技术(OCR),在制证环节自动提取企业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自动录入模板,形成批复及证照。以环评为例,整个环节需要三次公示。改革前:每次公示都需要工作人员重复提交上传项目相关信息,耗时耗力。改革后:针对三次公示的时间节点和内容属性,在建设项目基础信息表和项目环评报告文本中精准提取公示信息,自动生成标准文本,内容生成由之前的30分钟压缩到45秒。

(三)跨网抓取,提高数据共享水平。智能审批系统自动切换网络,根据需求跨网抓取有效信息。以水土保持为例,改革前:对于征占地面积在0.5公顷以上5公顷以下的项目,企业提交申请后,审批人员需要对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查,无误后打印纸质版批复文件,签章发放。改革后:审批端“智能审批”机器人自动抓取外网企业提报的报告表文本,对专家签字与省专家库进行智能对比,根据征占地面积对水土保持补偿费进行核实,并依据专家意见提取有效信息在综合应用系统内自动生成电子批复,企业可自行下载,实现数据跨网互通应用。

(四)无感审批,提升政务服务体验。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构建政务服务智能立体感知体系,实现对企业群众办事需求的精准预判、即时感知、定向推送和智能处置。改革前:企业办理审批手续,至少要跑一次窗口,提交一次申请材料,即便是“即办件”,也要经历受理、审查、发证等多个环节,企业费时、部门费力。改革后:办事人员体验到“3零1无”服务,即“报件零窗口、办件零人工、领证零上门、全程无纸化”,整个办事过程无需主动申请、无需提交材料、无需来回跑腿,让政务服务变“被动等待”为“主动服务”。

二、改革成效

(一)提升审批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工程建设项目流程的“智能化”改造,带来了审批效能的巨大提升。今年以来,共服务投资项目260个,平均压减审批时限130余个工作日,压减率67%。审批效能的巨大提升,使更多项目更好更快落地,使企业负担进一步减小,投资意愿进一步增强,德州市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到德州来投资金、建项目,市场活力得以进一步激发。

(二)优化审批流程,激发改革动力。智能审批通过深化信息共享和业务流程再造,将审批的受理、审核、决定、办结等多个环节合并为系统自动办结一个环节,以“机器审”替代“人工审”,实现“智能填表、自动审核、网上发证”。德州市首批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抗震设防等12个事项、26种情形已全面实施,平均减少办事时限46工作日,减少办事环节78个,减少跑动次数26次,流程“智造”既提升了企业群众的办事体验,又释放了审批力量,提升了审批效率,促使改革热情空前高涨,改革动力进一步激发。目前德州市第二批19个事项、43种情形正在推进实施,获得国家工程建设项目改革领导小组充分肯定。

(三)提高服务质量,激发创新潜力。流程“智造”的目的是打造“零跑腿、零排队、不见面、随时办、全自动”的政务服务新模式,是对德州市特色“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和“预审前置出柜台、受审合一全程通、即办容缺马上好”的“一窗两模式”的迭代升级。通过智能改造,诞生了“秒批秒办”、“免证办”“多部门联办”等一系列“互联网+政务服务”新举措,为德州市企业群众干事创业提供了优质便利服务,也进一步激发了德州市政务服务改革的创新潜力。


新闻热线:0534-8017166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