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方案发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11-25





  记者近日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发布。《方案》明确,到2025年黑龙江省农业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农产品品质持续提升,农业品牌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方案》中说,到2025年,黑龙江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种植面积占比92%以上,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120个、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30个,培优塑强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10个、企业品牌290个、农产品品牌300个,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达到4000个以上,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全面推行并取得积极成效。


  《方案》从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等方面作出任务部署。


  加快推进品种培优。强化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开展全面普查、系统调查与抢救性收集,发掘遴选并合理利用优异育种材料。推进种质资源库建设,建设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省级种质资源创新中心3-5个,农作物和种畜禽区域创新中心10个以上。加大特色优质品种培育力度,加快提纯复壮良种。加大种源技术攻关力度,加强前沿生物技术应用。扶持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种业龙头企业,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到2025年,支持现代种业企业发展,培育年销售额超15亿元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集团1个、5亿元以上的2个,争取实现主板上市1家。


  加快推进品质提升。推广应用优良新品种,提高主导品种集聚度。集成推广绿色生产技术,推进规模养殖机械化和设施种植机械化,实现农田灌溉用水总量零增长,化肥、农药合理施用,倡导使用绿色投入品。推广农药、兽药、肥料新技术新产品,集成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产品。推广安全绿色兽药,研发应用中草药等绿色饲料添加剂。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加快推广新型肥料和施肥技术。推进耕地治理修复,利用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成果,持续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降低农产品超标风险。


  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建设。构建农业品牌培育新模式,全力打造“1+N+N+N”农业品牌培育模式。做强有影响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做大知名企业品牌,培育一批中小企业品牌,做优农产品品牌,培育具有特色优势的农产品品牌。建立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强化品牌监管与服务。创新农业品牌营销方式,支持企业建立“黑龙江好食品”品牌旗舰店,助力农产品线上营销,组织参加大型展销招商活动。加强品牌供应链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冷链流通率。强化农业品牌宣传推广,坚持线上线下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


  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以标准建设引领标准化生产,制修订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套的农业地方标准,争取国家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推进农业标准轻简化,实现标准制定与生产需求紧密衔接。以适度规模经营带动标准化生产,实施生产托管服务整省试点,到2025年,农业生产全程托管面积达到6000万亩。以农产品加工拉动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产品标准化、清洁化、智能化生产。以平台载体促进标准化生产,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率先推行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打造一批示范典型样板。


  此外,《方案》还在持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入推进安全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相应的保障措施等方面作出安排部署。


  转自:黑龙江日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黑龙江111家孵化器和众创空间通过备案

    日前,黑龙江省科技厅对159家申请备案的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进行了审核,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科服汇众创空间等111家孵化器和众创空间首批通过备案。
    2017-03-22
  •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大力扶持绿色食品产业

    2016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委市政府加大对绿色有机食品产业扶持力度,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列出专项资金,用于鼓励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培育、整合、创建绿色有机食品品牌
    2017-03-23
  • “出海口”拉近黑龙江与南方沿海地区距离

    3月14日,黑龙江省政府对外发布消息,2017年1—2月份,哈绥俄亚班列发送货物总量1 7万吨,货值约1 1亿元人民币。数据显示,2017年前两个月,哈绥俄亚班列发送的货物主要以发往中国南方港口的粮食、木材为主。
    2017-03-24
  • 摆脱“能源依赖”重铸发展动能 黑龙江迎来振兴之春

    近年来,黑龙江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各种困难挑战,经济结构“优化向好”,逐渐摆脱“能源依赖”,动能转换不断加速,经济发展亮点频现。老工业基地迎来了“振兴之春”。
    2017-03-27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