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县: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覆盖率已达到100%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11-09





武城县教体局紧紧围绕“”为目标,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强力推进教育改革,全力打造“均衡、优质、创新、规范、平安”的教育,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体育工作的获得感,确保实现“教育质量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4a7277e42c3840088320139758b0b1be.jpg















补短板、办实事,着力提升教育发展“硬实力”

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确保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师资力量、办学水平等方面达到均衡状态,大力推进幼儿园建设,让更多适龄儿童在家门口有园上,上好园。

开展学前教育提升工程。投资1.59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4所,总建筑面积5.32万平方米,新增学位4020个。目前,14所幼儿园全部建成,10所幼儿园投入使用,剩余4所棚改项目幼儿园将和小区同步投入使用,今年投资1200万元的武城镇中心幼儿园、李家户中心幼儿园,正在建设中,计划明年投入使用,彻底解决幼儿“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

开展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为改善城镇教师生活条件,规划投资648万元,在武城县第一中学、武城县实验中学,新建、改扩建4360.14平方米的教师周转宿舍,项目建成后,新增教师周转宿舍121套,解决150余名教师的基本生活问题。

开展县直小学改扩建工程。第四实验小学新建四层综合楼一栋,新增学位810个。第三实验小学新建建筑四栋,分别为四层教学楼一栋,报告厅兼风雨操场一处,四层综合楼一栋,三层幼儿园一栋,全方位提升办学设施。弦歌小学北校区沿学校东西两侧向北扩90米至振华街,新建教学楼和综合楼各一栋,新增占地面积16335平方米,新增教学班12个,新增建筑面积7700平方米。


武城县: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覆盖率已达到100%

坚持需求导向,构建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

全面推进“五育并举”。突出德育工作实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入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完善德育体系建设,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心灵。坚决破除“五唯”,持续深入推进五育综合发展,扎实在全县81处中小学开展学生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至少活动1小时,切实提高学生体质监测达标率。组织艺术、体育、音乐、美术、劳动、心理健康、安全教育、传统文化、环境保护、科技等兴趣小组以及社团活动,在全县开展2次校园艺术展演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和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赴潍坊、济阳等地学习,完善《中小学校长考核办法》,广泛调动校长工作的积极性。落实《关于推进全县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暂行办法》,从县直学校选派校长、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同时从农村学校选拔校长、骨干教师到县直学校跟岗学习,每年不低于100人。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武城县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兴教之源、育才之本、强校之基,不断完善招聘机制,增强师资力量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水平高、观念新、能力强、方法活、效果好”的师资队伍,2021年招聘幼儿园教师70名,中小学教师200名,中职教师15名,为促进学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挥强有力的支撑。

推进“五课型”高效课堂建设,构建“1+4”线上教学体系。深入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着力培养教师队伍。打造“五课型”课例,在全县教体系统组织观摩学习70次、专题视导55次,逐渐形成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高效课堂学习模式,今年9月在武城县举办了德州市初中“微写作+”课程实施经验推广活动,取得良好效果。构建“1+4”线上教学课程体系,实施教研员“培优”活动,优化学科课堂教学管理。实行局长推门听课、校长带头上课、教研员现场点评的“三方考核评价模式”。县教体局领导班子、教研员深入学校课堂一线听课,立足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对教学研究的指导、引领作用。


武城县: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覆盖率已达到100%

全力做好服务,严格落实“双减”政策

校内提质校外规范。做强做优校内教育,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使学生学习更好地回归校园。校外方面,成立7个督查小组,对全县校外培训机构进行督查,严格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多次召开校外培训机构会议,对现有91处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扎实推进课后服务。在全县率先探索创建了“1+X”的课后服务模式,以课业自修为主线,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劳动实践教育等为辅助,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通过购买服务、家校联合等方式不断优化课后服务质量,目前,武城县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覆盖率已达到100%。

多举措推进“五项管理”工作。按照省厅、市局《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五项管理”的通知》的要求,规范办学行为,强化作业管理,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细化手机监管措施,营造安静读书氛围;规范推荐读物,注重内容和质量;加强睡眠管理,保证充足睡眠时间。

倾听群众呼声,践行便民、公平教育理念

做好新生报名服务工作。继续对招生报名服务平台进行升级改造,与省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对接,完全实现了户籍、不动产、市场监管、社保等数据资源共享。与爱山东APP对接,家长可以用电脑和手机登录爱山东APP直接进行网上报名,优化工作流程,通过《服务系统》的使用,惠及全县5200名小学生和5000名初中生,真正实现学生家长“掌上办、零跑腿”。

推动教育公平。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律实施“划片招生、就近入学”政策的基础上,各学校起始年级一律实施“阳光分班”政策。将所有报到的新生名单数据按要求导入全县“阳光分班”系统,公开编班过程,公示编班方案结果。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代表以及新闻媒体等共同参与和监督,确保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开展“教研员到农村送教助教”活动10次,开展校本专题教研和联校教研活动50次,开展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与展示、城乡“手拉手”联谊等系列活动30次,实施教研员服务乡村学校制度,为全力推动农村教育振兴工程,切实带动乡村学校办学质量共同提高,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鲁权屯镇学区被列为“强镇筑基”省级试点。


武城县: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覆盖率已达到100%

坚持“健康第一”理念,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抓培训,努力优化体育教师队伍。今年3月,举办全县中小学校足球、乒乓球、篮球教练员培训班,邀请省市知名专家对近300人次教师,进行理论加实践的面对面授课,努力优化体育教师队伍。

抓赛事,积极营造竞技体育氛围。小学女子足球获得全市第二名的好成绩,小学男子田径、中小学生羽毛球等多个组别位列全市前三,竞技体育总体水平刷新武城县历史记录。

抓监测,全力推动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建立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档案,科学研判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水平,制定相应的体质健康管理提升计划。去年一次性投资9万余元,购置短跑、长跑、立定跳远、肺活量等学生体质健康检测设备。在2020年全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抽查中,武城县各学段总良好率达24.58%,排名全市第一。


武城县: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服务覆盖率已达到100%

保障平安稳定,营造教育有序发展新环境

做好安保维稳。学校安全稳定事关教育发展,牢固树立校园安全是底线的总理念,定期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加强校园安全建设,提高全体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识灾、自救、自护能力。成立7个督查小组,对全县校园安保维稳工作进行督查,确保措施有实招,工作有实效。

做好安全教育。强化学校安全教育课主渠道作用,按照课程设置标准,每两周至少开设一节安全教育课,教学内容包括:“防溺水”、“防踩踏”、食品安全以及交通安全等,并做到教学计划、教师教材、课时、师资、测验“五落实”。按规定落实“1530”安全教育办法,即每天放学前讲一分钟安全教育、每周放假前讲五分钟安全教育、每次放长假讲三十分钟安全教育,真正做到安全时时讲、事事讲,让学生时刻保持警惕,做到警钟长鸣。

上好消防安全“第一课”。9月2日下午16时,武城县消防救援大队邀请市消防宣传中心,联合县教体局通过德州消防微博、抖音、中央生命线频道走进实验中学开展德州市“消防安全第一课”网络直播活动。活动中,消防宣传员组织师生开展火灾疏散演练、消防知识大讲堂、趣味问答、试穿战斗服、灭火器实操等活动,现场参加人数达2000人,全市累计播放量达150万余人,掀起了全市共同学习消防安全知识的热潮。

做好人防、物防、技防。全县中小学共配备专职保安342名,配备安保器械八件套2700余套。每校(园)门卫值班人员确保2人以上,要求24小时在岗在位。同时要求全县220所学校和91处校外培训机构,购置安保器材、安检器材、实体防护设施、应急用品、防冲撞硬质隔离设施、机动车阻拦装置等。在学校大门、主要道路、学生公寓、食堂、实验室、财务室、学校周边等重点场所、重要部位安装视频监控系统,重点部位加装入侵报警系统,对治安情况进行24小时不间断图像监视、记录。


新闻热线:0534-8017166



  转自:德州市教育和体育局政务新媒体“德州教育发布”(微信号:dzjyfb)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