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昌宁县立足“千年茶乡”打造茶叶全产业链


作者:陶海青    时间:2015-06-08





“中国传统茶产业有许多不健全的地方,主要表现为茶企未能建立完整的现代产业链,茶叶销售还停留在卖茶阶段。卖茶的到茶山去收茶、做茶;而种茶的却要下山去贩茶、泡茶卖,造成了全产业的混乱,最后的结果是茶厂不大、茶企不强、茶楼不兴、茶农不富、茶商不赢。”云南省昌宁县天尚五福茶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任慧斌,在近日召开的该公司古树红茶推介会上说。

据任慧斌介绍,天尚五福公司将在“产品设计、种植采集、加工生产、配套包装、销售经营和售后服务”等6个环节打造完整的产业链系统,对茶叶质量进行全程控制,实现茶产品的安全可追溯。目前,该公司着重在种植、加工、销售环节加强管理。

建设生态茶园 引导茶农致富

在中国的茶业版图上,昌宁红茶占有重要的地位。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是昌宁红茶发展的巅峰时期,当时最高年产量曾达2060吨,出口俄罗斯、波兰等18个国家和地区。

昌宁县田园镇达仁村书记李彩华说:“现在茶叶已经成为昌宁的支柱产业,家家户户都种茶,最多的一户能种208亩。”

3年前,田园镇达仁村实施了茶叶万亩亿元示范村建设,辐射带动当地茶农对低产低质茶园进行改造,仅改种换植、优化茶树品种的面积就有1万亩,示范村的茶农交售鲜叶每亩增收500元以上。

然而,田园镇茶农靠种植茶叶致富,也是走过了漫漫长路。

田园镇地处大山深处,交通不便。1919年,这里只有几户人家,可谓地广人稀,经济落后。一个当地人从大山走出,来到内蒙古,把茶籽装在竹子里带回来,开始种植茶叶,有了收入。渐渐地,其他人也开始种植茶叶。但这里依然贫穷,农民平时只能吃玉米面窝头,大米是用来招待贵客的,而且是将大米掺杂在窝头里。

为改变贫穷现状,地方政府开始重视茶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并把茶叶纳入农民增收工程。

1982年,昌宁实施包产到户。1996年,一位甘肃老板入驻昌宁,投资300多万元建立了两个茶所。

“如今,茶农的茶叶年收入由当时的500元增加到现在的5万多元,茶农能吃米、吃油、吃肉了。”李彩华高兴地说:“依托茶叶种植,我家的生活也达到小康水平了,并将两个孩子养大成人。”

据李彩华介绍,近年来,茶农使用了天尚环保集团赠送的免费有机肥,茶叶的芽头肥硕,产量增加20%左右,种植成本相应降低了。

经过协商,天尚五福茶业有限公司在昌宁建立了自己的野生生态茶园。

收购加工车间 提升茶叶内在品质

昌宁是中国四大优质茶基地之一,被誉为“千年茶乡”,在海拔1400—2500米的区域内散落分布的古茶树,证明了昌宁茶叶的发展史。

在昌宁县的野生古树茶叶附近,常常坐落着大大小小的加工厂或加工车间,“但这些加工厂缺乏现代化管理,于是,我们公司便将其收购或者与其协商,对他们加强管理。”昌宁县天尚五福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唐乔说:“我们公司在加工古树茶时,都采用最传统的办法,让消费者能从中品出自然的味道。”

去年,《昌宁红茶云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开始实施,这是昌宁红茶发展的一个规范性文件,是统一各制茶企业的加工工艺、品质特色,形成茶业发展合力的重要基础。

“对照该文件,我们公司加大了技术改造力度,也开始关注新型加工技术。研究表明,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冷冻萎凋技术与自然萎凋(16小时)相比,冷冻萎凋(2小时)的成品茶感官品质最好。公司将从源头管好舌尖上的安全,提升茶叶内在品质,做出品牌。”唐乔说。

众所周知,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每一片茶叶都需要经过众多工序才能加工制成。在杭州茶叶研究院院长张士康看来,昌宁的古茶树保护与标准茶园建设要齐头并进,对古树茶进行可视化管控与领养制,以传统工艺加工古树茶,引进先进加工设备,创新加工工艺,才能提高茶叶质量。

走出大山 小茶叶托起大产业

农业部的一份资料显示,近20年来,中国茶叶连年增产增收,茶叶种植面积也连年增加,仅前年一年就增加250多万亩。茶叶市场利益格局面临重新划分。

“在此大背景下,红茶企业要迎头赶上,才能做大做强。红茶的内在品质好,这是茶企能够做大做强的基础。现在的关键是要持续不断地开拓市场,走出大山,让更多的人知道昌宁出产野生的千年红茶。有质量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前景,我们要继续挖掘红茶的历史和文化,拓宽市场。”任慧斌说。

以前的红茶加工厂没有做大,是因为没有在销售和加工上下功夫。任慧斌认为,过去七八分种植,两三分销售。现在要倒过来,通过加工销售,茶园认领模式,让人们走进茶园,共同投资,把茶园优势放大。野生生态茶园应该是产业链的灵魂,天尚五福将打造集种植、加工、旅游、文化为一体、相互融合、互为促进的立体经营模式。

从最早的种植、加工、销售茶产品,到开发茶产品,再到依托茶园,融入文化、旅游等元素销售“茶休闲生态产品”,一、二、三、四产业联动,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将在昌宁显现。昌宁的茶企将立足“千年茶乡”的深厚底蕴,形成核心竞争力,用小茶叶托起大产业。(本报记者 陶海青)

来源:中国贸易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