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产业成上海转型发展重要引擎


作者:窦新颖    时间:2014-09-09





编者按 近年来,上海市版权产业迅猛发展,这既离不开版权主管部门的努力,也离不开上海自由贸易区和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等服务平台的尝试。日前,记者跟随由国家版权局主办的“2014年版权相关热点问题媒体研讨班”奔赴上海采访,多维度探寻上海版权产业发展的奥秘。

根据上海市版权局日前发布的上海版权产业报告,2010年到2012年,上海版权产业增加值从1821.43亿元人民币上升到2184.7亿元人民币,占当年上海GDP的比重从10.61%上升到10.83%。在促进就业、商品及服务贸易进出口等方面,版权产业的贡献越来越大。

几年前,上海市提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上海市版权局副局长蔡纪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市的版权产业已从传统的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等新闻出版领域扩大到发行、广播影视、文化艺术、创意设计、软件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等,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版权产业体系,版权产业已成为上海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日前,记者跟随由国家版权局主办的“2014年版权相关热点问题媒体研讨班”来到上海,对上海版权产业进行实地采访。

营造良性发展环境

据蔡纪万介绍,为促进版权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上海市率先出台地方性规章办法,如《上海市版权公开交易管理办法》《上海市著作权合同备案办法》等,还连续发布上海版权产业报告等指导产业发展。上海市深入开展版权产业调研,集中在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如音乐产业、图书出版产业等传统领域,以及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网络文学、广播电视产业、广告产业,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今年则将个人视听网站的侵权、版权纠纷调解列为上海市版权局重大课题进行调研。

为有效推进版权产业发展,上海市对相关产业进行资金扶持。从2010年起,上海市取消了作品版权登记收费,创建了作品版权登记保护应用平台,利用这一平台,可以在网上完成85%到90%左右的作品登记。到2012年,平台收到的网上申报数量逾7万,2013年达到了8.3万左右。对于软件著作权登记,上海市版权局和上海市财政局对在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完成软件著作权登记,且注册登记地在上海市的法人、组织等给予资助,并帮助企业争取各类政府的资金支持,调动了权利人的积极性。

打造版权服务格局

上海市采用联动并举来打造版权公共服务大格局。据蔡纪万介绍,首先,上海市版权局以版权处为主体,以上海市版权服务中心(下称服务中心)和上海市版权协会为两翼打造上海版权公共服务专业平台。

2010年5月,上海版权服务中心揭牌成立,提供版权代理、法律服务、纠纷调解等服务。上海市版权协会拥有版权综合信息网、官方微博,以及版权代理机构自律联盟,这些平台的成立大大提高了服务水平。在上海市各区县,通过设立版权工作站来延伸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版权服务工作站设在产业集群比较集中的园区,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版权登记、纠纷调解等服务,为园区企业提供方便。2009年至今,上海市已设立11个版权工作站。

根据上海“十二五”规划,从“十二五”第一年开始,上海每年评选出20家版权示范企业或者园区,迄今为止,已评出40家。通过评比评选,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示范单位和示范园区(基地)的评选建立“蓄水池”,以点带面,全面带动上海版权产业发展。另外,上海还通过建设文交所来推动版权金融服务。

创新产业治理机制

蔡纪万表示,版权产业治理,主要是保护问题。目前,上海市已经实现了版权“诉、仲、调”3个环节无缝对接。上海市版权局在服务中心的基础上,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签订备忘录,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下发开展著作权委托调解纠纷的意见,所有的案件在诉前、审前、判前都可以委托服务中心的版权纠纷调解中心来调解,调解结果再报法院确认,出具法律文书,大大强化了执行力。同时,上海市版权局与仲裁机构对接,一些不能成功调解的合同纠纷可由上海知识产权仲裁院仲裁,仲裁的结果也有强制力。上海版权纠纷调解中心从2010年5月成立到2013年,共受理案件598件,成功调解329件。其中法院委托调解208件,调解成功129件,成功率为62%;共调撤结案件529件,结案率88%,服务企业372家,19个自然人。

国家版权局开展“剑网行动”之后,上海市出现视频网站版权互诉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上海市版权局联合市文化执法总队对视频网站的作品进行全周期管理,形成了执法、监管、服务三位一体的大格局。

2010年,PPS、PPTV、土豆网、盛大游戏等8家网络公司正式签署了《上海市互联网视频企业版权自律公约》,如今成员已增加到22家,从视频、音乐、游戏扩大到购物网站。联盟成员还在版权自律的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的版权合作,许多大型网站竞相加入这一联盟,逐步形成互利共赢、良性竞争的局面。(本报记者窦新颖)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