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外贸发展新动力正在加快积聚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曲晓丽    时间:2016-07-25





  1~5月,辽宁省进出口总额为2148亿元,同比下降10.5%,降幅较1季度收窄5.7个百分点。在进出口降幅逐步收窄的同时,辽宁省外贸发展新动力正在加快积聚。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辽宁省出口工作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获悉,上半年,大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沈阳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相继获得国家批准,丹东边民互市贸易区正式运营,这为辽宁省对外贸易提供了更为优越的发展平台。


  同时,营口“中欧班列”规模的不断扩大,抚顺、锦州等市与中央贸易企业合作的不断深入,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内外贸结合市场和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的逐步成长,也为处于困境中的辽宁对外贸易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从各市的具体情况看,前5个月,盘锦、辽阳、抚顺、丹东、朝阳、大连、营口7个市出口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盘锦、大连两市进口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辽宁省副省长邴志刚表示,下半年,辽宁省将从6个方面抓好外贸工作。


  推进外贸结构调整,增强出口发展后劲。辽宁省将鼓励各类产业集群按照国际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引导其向出口型产业集群转变,省级以上出口基地要确保出口增长6%。创新保税加工贸易模式,引导加工贸易企业向海关特殊监管区集聚。加强对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出口工作考核,每个开发区出口必须确保增长6%以上。全力抓好131户骨干企业出口。省、市要共同发力,对骨干大企业进行全方位服务和保障。要实施骨干企业“抢订单、保增长”专项行动,重点推进海工平台、船舶、铝材、成品油、钢铁、成套装备等行业的企业拓展市场,扩大出口。


  培育外贸新优势,打造出口新引擎。


  辽宁省将加快建设大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引领辽宁乃至东北地区跨境电商快速发展。每个市都至少要培育一个外贸综合服务领军企业,建立一个外贸综合孵化器,聚集一批小微出口企业。在完善鞍山西柳市场内外贸结合试点基础上,加快推进辽阳佟二堡、沈阳五爱等市场内外贸结合工作。推动丹东互市贸易区有序发展。鼓励和扶持出口贸易“海外仓”建设,今年全省要力争完成建立50个海外仓的发展目标。积极开展机械设备、飞机、船舶、海工平台等租赁出口业务,今年沈阳、大连、营口等出口大市要率先取得大的突破。


  “借船出海”,不断深化与军贸企业合作。辽宁省将全面落实省政府出台的鼓励央企在辽宁省设立贸易分公司政策,每个市年内必须引进一家以上军贸分公司。充分发挥辽宁省随军贸企业在境外设立的4个代表处作用,共同开拓非洲、东盟、中东欧等新兴市场。组织省内重点企业与军贸企业对接合作,积极承揽新兴市场工程承包项目,带动大型机械设备出口。借助军贸公司溢出效应,带动民品出口。着力推进去年以来签订的117个贸易合作项目尽快落地,形成今年扩大出口的新增长点。


  加快“走出去”,大力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辽宁省将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的俄罗斯、东欧、南美和非洲等新兴市场,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项目,带动辽宁装备出口。办好辽宁产品跨国采购大会、中蒙俄经贸合作项目推介会等活动,精心组织出口企业参加广交会、东盟博览会等大型展会,抢抓出口订单。积极推进“千企出国门”行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辽宁优质产品出口展示销售中心。


  积极扩大进口,以“外”促“内”拉动消费增长。辽宁省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抓紧出台扩大进口的工作方案,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利用进口贴息等政策杠杆,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装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为辽宁省产业升级提供支持;积极探讨推进汽车平行进口的对策措施;积极向国家争取扩大省内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和进口额度。扩大消费品进口,引导消费回流和消费升级。充分发挥大连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作用,优化通关流程,完善跨境电子支付,建立体验营销平台,多渠道增加消费品进口。


  落实政策,强化服务,切实改善外贸发展环境。辽宁省将落实中央和辽宁省关于外贸稳增长的各项政策。全面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海关、检疫等口岸部门要加快电子口岸建设,简化出口程序,降低企业负担。清理和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辽宁省口岸办要会同省财政厅、省物价局等部门,对口岸进出口环节的各类收费进行普查,对收费项目依法进行审核,建立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和公示制度,决不允许设立制度外收费项目,要严肃查处清单之外收费。各市口岸部门要会同监管部门、工商部门认真做好规范口岸中介代理市场工作,严厉打击违规代理,坚决取缔非法中介机构。辽宁省信保公司要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进一步扩大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及新兴市场开拓的支持力度。要充分利用信保金融工具,积极开展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业务。各金融部门要积极开展外汇贷款业务,降低企业贷款成本。外汇管理部门要积极推进进出口核销制度改革,简化手续,不断改善辽宁省进出口金融服务环境。(本报记者曲晓丽)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