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成为上海供给侧改革发力点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杨雅洁    时间:2016-06-01





  上海市政府新闻办近日举办新闻发布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陈鸣波介绍了市政府常务会议近期审议通过的《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实施意见》主要内容及相关情况。上海市将以工业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着力扩大有效和高效供给。落实市委、市政府“十三五”末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保持25%左右的要求,进一步释放工业发展的动力与活力。对此,《实施意见》提出“六个着力”和27项重点任务工作以及3项保护措施。


  工业将作为供给侧改革的主战场


  近年来,受外部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和自身结构调整等影响,上海工业增速明显降低。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陈鸣波表示:“上海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有条件、有基础、更有责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2015年上海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增长0.2%,但工业质量效益仍保持较好水平,2015年工业利润率、利税率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和3.7个百分点。全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工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为贯彻国家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持工业合理规模和比重,上海将以工业为主战场,重点推进27项工作。以优化供给结构、补齐创新短板、推进供需协同、降低企业成本、优化要素配置、深化制度改革为“六个着力”,聚焦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升产业能级和整体竞争力,推动工业供给结构的优化。


  实施千项工业精品创造计划


  为优化供给结构,促进工业高端发展,上海将实施千项工业精品创造计划,包括300项高端装备自主突破、300项新一代信息技术成果产业化、200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200项消费品改善供给,培育一批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此外,还将实施企业技术改造提速计划,每年支持100家以上重点企业开展技术改造。继续实施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结构调整计划,“十三五”期间将启动50个左右重点区域、约3500个项目调整。


  陈鸣波还强调要着力补齐企业创新短板,释放工业发展新动能。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围绕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科创中心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批量生产和应用。二是推进工业创新平台建设,创建10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数据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三是推进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融合创新,建设100家示范性智能工厂或数字化车间,带动100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


  四项举措降低企业成本


  工业27条围绕降低企业成本,提出了四项举措。


  一是用地方面,实行弹性出让年限及续期办法,重点项目出让年限仍可为50年。


  二是税费方面,除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外,对地方权限范围内事项,按降低企业负担要求执行。


  三是用工成本方面,今年企业缴纳的职工社会保险费率下调2.5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可减轻企业负担约135亿元。


  四是用能成本方面,今年以来本市工业电价平均下降2.12分/度。


  保障重点工业项目用地


  《实施意见》还重点指出优化要素配置,提升发展效能,主要是七方面的工作要求:一是用足用好科创中心建设各项政策,二是保障重点项目合理用地需求,三是加强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四是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银行金融服务创新,五是提高产业基金支持能力,六是扩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支持“三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智能制造应用发展。七是在完成能耗总量和单耗指标情况下,保障重点工业项目能耗指标。


  工业用地紧缺已经成为制约上海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为此市政府提出要通过市统筹指标、区县工业用地减量化腾挪、建立工业用地储备库等,确保重点工业项目用地。按照政府责任和非政府责任两种情况,明确处置闲置土地的相关要求。上海市规划国土资源管理局副局长岑福康指出,土地资源紧缺已经成为约束上海城市发展的常态,所以上海必须走集约式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值得强调的是,在工业用地当中,尤其是对先进制造业的用地是予以充分保障的。规土局正在编制的2040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已经明确指出,中心城区保留少量的工业用地,郊区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重不低于15-20%,郊区建设用地留给工业用地的空间比重不低于15~20%,如果产业需求量较大,保留20%。


  推进七项深化改革


  在深化制度改革方面,重点推进七项工作:一是在自贸区先行先试放宽产业准入、用地制度改革、跨国并购及融资等工业改革创新事项。二是简化不新增建设用地的“零土地”技改审批事项,时间压缩1/3以上。三是建立104、195、198区域动态调整机制,支持195、198区域内符合条件企业开展技改。四是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五是借鉴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应用。六是通过创新发展、重组整合、清理退出等,深化国有工业企业供给侧改革。七是发挥信用管理在结构调整、项目审批、闲置土地处置等方面的作用。同时,《实施意见》也在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督促考核和优化发展环境方面提出3项保障措施。(杨雅洁)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