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领农民以药致富 大别山中药材产业期待破局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朱松如 张傲林    时间:2016-05-26





  编者按 大别山片区是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也是全国药源宝库之一。以霍山县太阳乡为例,全乡人口8647人,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014年只有6500元,全乡财政收入110万元。如何做大中药材产业,让当地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法宝,是本文作者、霍山县太阳乡党委书记朱松如苦苦思索并多方努力寻求解决的难题。本版刊出这篇文章,旨在让业内了解大别山区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现状,希望有需求的中药生产企业能够到那里去建立规范的中药材基地,引导农民科学种植,既解决企业的药材资源问题,也为促进当地早日脱贫致富贡献力量。


  据普查资料统计,在安徽省大别山区境内,分布着近2000种中药材。其中,霍山县有1700余种,金寨县有1300余种,岳西县有1100余种。大别山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优质的中药材,如霍山石斛、茯苓、灵芝、天麻、山茱萸等,有效成分含量均高出其他地区,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其中仅有6种国家地理标志产品、5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3种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和2个国家级GAP生产基地。笔者通过全面调研认为,“粗放”已成为当地推进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希望从破解这一难题入手,让中药材产业逐渐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助推当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大别山区中药材行业现状


  调研发现,目前大别山区中药材种植业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过度采收导致野生资源枯竭。以白芨为例,在全国中药材价格持续下跌的大背景下,白芨作为惟一一个连续12年价格攀升的中药材品种,亳州市场的价格由2003年的12元/公斤攀升到目前的600~780元/公斤。伴随着价格的大幅度提升,出现了白芨过度、过滥采收问题,现在已经很难看到野生品种。白芨成熟期一般是3~5年,但是由于高价的诱惑,有的一年生就被采收,不仅导致资源枯竭,而且有效成分含量也达不到原来的水平,导致品质下降。七叶一枝花、黄精、玉竹、虎杖等中药材品种也是如此。


  二是粗放加工导致药材品质下降。大别山天麻中天麻苷含量高于云天麻、川天麻,而且个大、饱满、肥厚、品相好,一直备受采购商青睐。天麻是太阳乡种植的传统中药材,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种植。2015年全乡鲜天麻产量高达1200吨,以今年的行情每公斤20元计算,仅此一项产值就高达2400万元。虽然产值高,但纯利润微薄,除去成本累计收入不到200万元。由于没有稳定的供货商,加之天麻从采收到加工时限短,没有大型加工厂房,也没有冷库,为了防止腐烂又可以增加含水量,群众采收后习惯用硫磺熏(2015版药典明确禁止用硫磺熏药材),导致太阳乡优质天麻失去了竞争优势,种植户获利微薄。


  三是人为掺假导致诚信缺失。大别山产的山茱萸肉多,总有效成分含量高于药典要求4个点。但由于加工时人为掺入山茱萸核以及水分含量超标等问题,导致诚信缺失,自己砸了自己的牌子,价格一跌再跌,鲜品今年的收购价格只有1.1~1.6元/公斤,群众采收一天收入不到80元,产业逐步萎缩,有的农户甚至将自家的山茱萸树砍伐种上了其他药材。


  四是药材中农残、重金属含量超标。因为农残和重金属含量超标,当地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以百合为例,漫水河百合早在2012年就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曾是当地的荣耀,全县产业达到几十亿元,亩产纯收入高达1.5万元,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但由于农民对农残、重金属控制意识淡薄,2014年上海市食药监局、上海市农委连续抽检20批,农残、重金属含量均超标N倍。最终,漫水河百合价格一跌再跌,成片的百合根本无人采收。


  五是品牌意识淡薄。原种霍山赤芝濒临灭绝,霍山赤芝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归为灵芝中的上品,宋朝唐慎微撰写的《重修政合经书证类备用本草》记载,“赤芝生霍山,青芝生泰山,黄芝生嵩山,白芝生华山,黑芝生常山,紫芝生高山夏峪”。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霍山赤芝含灵芝多糖体、过氧化麦角因醇、灵芝酸U-Z等成分,能直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霍山赤芝2012年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但指纹图谱(原种药材的身份证)至今未制作出来。又因本地原种灵芝子实体个小,孢子粉出粉率低,百姓不愿种植,大多引进东北菌种,导致原种霍山赤芝正濒临灭绝。令人心焦的是,灵芝产业化发展有可能放弃高品质,走上打价格战之路。2014年霍山灵芝孢子粉价格20元/市斤,而成本在40元/市斤左右;2015年灵芝产业急剧萎缩,全县种植不足100亩,价格有所回升,达到65元/市斤,每亩获利6000元左右。


  渴望与中药企业对接


  随着2015版中国药典的实施,中药材、中药饮片标准更加严格,首次引入安全性检测手段,增加了二氧化硫残留量、黄曲霉素的检测限度,特别是农残、重金属检测与国际接轨,以前那种粗放的中药材种植加工模式将被淘汰出局。同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进一步加强监管,2015年收回GMP证书67家,其中中药材以及中药饮片企业占63%。中药材天地网总裁龙兴超认为,中药饮片企业未来要想杀出一条血路,一是要抓紧与优质供货源对接,走单品种的深度优势;二是走品种路线,创出企业自身品牌。


  对于大别山区来说,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组织申报2015年工业转型升级资金中药材提升和保障领域项目的补充通知”是一项利好,该通知鼓励中药材生产企业跨省跨区建立中药材基地;对“老少边穷”地区,引导中药生产企业向产地延伸产业链,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推进产地初加工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


  安徽济人药业集团总经理曹勇表示,未来中药材质量控制的重点是源头,他们企业未来几年计划在全国建立几个道地药材基地,确保药材质量可控、可追溯。


  走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是霍山县的优先选择之一。那么,如何在中药材产业布局调整中把握机遇、抢占先机呢?笔者去年11月曾到亳州康美中药材交易市场调研,并与亳州市食药监局、亳州市工商局、安徽济人药业集团等深入交流,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走供销之路,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太阳乡与安徽济人集团、永刚饮片厂达成框架协议,这两家企业将在霍山县太阳乡建立天麻种植基地,指导群众种植,严格限制农残和重金属含量。同时在太阳乡建立天麻初加工基地和大型冷库,杜绝硫磺熏蒸。此外,两家企业还承诺对太阳乡的1200吨鲜天麻不低于市场价回收。政府部门则表示,将中药材种植纳入农业保险,即使生虫减产也杜绝使用农药,对于亏损的农户由保险公司赔偿。


  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有潜力的中药材品种种植。笔者在调研期间了解到,济人药业生产的“疏风解毒胶囊”是中药保护品种,并进入中国药典以及医保目录,年产值达5亿元,其中主药“黄花败酱草”在霍山县大面积生长,而且有效成分含量高,但通常被当作一般杂草。太阳乡初步与济人药业达成协议,由农民按要求种植,企业统一回收。预计亩产纯收入达3500元,高于目前水稻亩产纯收入(500元)。同时,政府出台奖补措施,引导群众种植市场前景好、利润高的中药材品种。


  三是建议由政府主导在“一谷一路”的基础上,打造“药谷”产业链。走中药材休闲农业模式,种植成片可观赏的中药材,例如打造牡丹花谷、芍药花谷,在周边建设农家乐。随着大别山旅游扶贫通道的贯通,将中药材种植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的中医药旅游业也将是未来引领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


  四是建议由政府牵头、大户合作,着力打造中药材品牌,掌握优质药材定价权。2016年,太阳乡将与安徽中医药大学合作,绘制“大别山赤天麻”指纹图谱,建立标准,提高天麻品质和价格,掌握市场定价主导权,使药材质优价也优,从而提高农民种植优质药材的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


  转自:中国医药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