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边境经合区:特色产业集群蓬勃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张卓敏    时间:2016-05-26





  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是长白山东麓、图们江下游中、俄、朝三国毗邻的鼎聚之地,于1992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是目前全国唯一集经济合作区、出口加工区、互市贸易区“三区合一”的国家级开发区。


  5月3日,珲春市委书记、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高玉龙调研时指出,要向国家级开发区看齐,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名牌产品为重点,引进有影响力的企业入驻珲春。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坚持创新发展思路,将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作为扩总量、促转型的有效载体,通过完善产业链条、壮大行业规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升特色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吸引力。


  打造国际水产基地


  珲春水产品加工业迅速实现从无到有的飞跃,位于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的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水产工业园区,总占地面积2.64平方公里,设有水产加工区和水产配套服务区两大功能区。该园区积极推动水产业和现代物流业联动融合,形成出口、内销两端发力的水产业发展新格局。


  该园区成功引进了以兴阳水产、东扬实业、烟台大宸、洪昊食品等为代表的54家加工型企业,以祥正进出口贸易、比比爱水产贸易、永洪贸易为代表的94家贸易型企业及200多家个体商户落户。主要加工、销售水产品冷冻食品、水产品干制品、水产品腌和熏制品、鱼糜制品、水产罐制品、水产调味品、海藻食品等7大类100余个品种。年进口水产品约32万吨,年加工量17万吨,2015年度实现产值58亿元。


  目前,洪昊、兴阳、大宸、盛海等加工企业完成了欧盟、美国、俄罗斯、韩国注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东扬实业产品沃尔玛超市上架,大宸水产的鱼罐头、鱿鱼圈等即食、非即食产品在欧美市场颇受欢迎。美国、西班牙、意大利、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印着“珲春”标签的海鲜年销售总量近20万吨。


  据悉,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水产工业园区将切实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2016年再引进25~30家水产企业,水产工业总产值将达到82亿元。预计到2018年底,珲春市水产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20亿元,届时,珲春将成为东北亚域内重要的国际水产加工基地。


  发挥有色金属天生优势


  珲春市作为吉林第二大黄金带,是吉林省重要的黄金产区。全市黄金预测储量120吨,已探明黄金储量65吨,已发现大型矿床2处,小型矿床13处。铜探明储量12万吨,保有储量10万吨,矿床矿点20个,中型矿床1个。珲春市铜、铝、锌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储量也十分丰富。与此同时,周边国家部分有色金属也具有一定的资源储量,可供进口加工。


  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坚实的产业基础做支撑,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做保障,珲春提出2016年实现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产业产值100亿元。


  为实现这一目标,该市确定,在加快推进紫金多金属回收、曙光金铜矿技改等项目的同时,充分借助境内外资源,谋划铜深加工项目。


  有色金属产业园区将首要确保紫金多金属复杂金精矿综合回收项目稳产增效,争取上半年正式投产,打造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支撑点。同时,抓好下游配套项目招商,积极推进总投资2亿元的金珲“三废”处理项目,促成年内落地开工。


  加快传统纺织企业技改转型


  2008年经吉林省经委批准,成立了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纺织服装产业园区。近年来,珲春市积极以纺织服装产业园区为依托,服装加工业已成为珲春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已有吉林特来纺织有限公司、小岛衣料(珲春)服装有限公司、风华制衣、弘丰制衣、宏超制衣、运达针织、新元针织、润元针织、宇一印染等国内外企业入驻园区。


  纺织服装产业园区建设将加快传统纺织企业技改转型,推动总投资10亿元的雅戈尔服装城项目10月底前投产运营。推动总投资1.5亿元的鼎吉高档彩印包装项目上半年投产,不断完善纺织服装配套产业链。


  珲春市将重点扶持高档色织衬衣、休闲装、职业装、男女正装的梭织服装生产企业,引进生产运动装、休闲装、无缝内衣、无缝泳装、无缝家居装和无缝医疗护理装等产品的针织服装企业,发展不同特色纺织前加工和与之相配套的印染加工,推动产业链完整、协调发展。加强与知名企业的合作,引导大品牌企业在珲春设立总部并扩展实体,以品牌效应带动全市服装产业发展。


  珲春市纺织服装业现已形成产业集群,预计到2020年,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纺织服装加工业产值将达到80亿元。


  此外,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的木材加工产业园区将以技术创新改造激活传统优势产业。医药食品产业园区则会逐步打造集制药、医疗、健康养生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园区。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