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银川会展经济大有作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6-05-12





  会展经济的繁荣程度,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指标,也正在成为城市国际化的一项重要标志,不仅其本身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提升城市外向度发展,而且对带动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促进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银川作为西北内陆城市,会展经济起步较晚。自2008年银川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开始,银川会展业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并陆续出台了《关于促进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银川市鼓励会展业发展暂行办法》等促进会展业向好发展的扶持政策,确立了“到2020年建成‘宁蒙陕甘毗邻地区会展业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8年来,银川会展业从无到有,先后举办各类展会189场,累计观展人数超过600万人次。


  2016年,作为会展行业主管部门,银川市商务局提出“6+1”重点工作思路,明确提出“会展经济要有新作为”。按照“创新办展思路,强化市场运作、打造会展品牌”要求,加快形成完整的会展经济产业链条,助推银川会展经济发展,使会展业成为新常态下我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新亮点。


  今年以来,通过“培育自主品牌,引进知名品牌”,在银川国际会展中心拟举办各类展会45场,一批高规格、专业化的创新型展会将相继落地银川,其中有近一半是首次亮相银川。


  截至今年4月份,在银川国际会展中心先后成功举办了银川新春年货购物节、宁夏(银川)沿黄经济区春季大型人才交流会、中国银川生活用品(春季)交易会、中国(西部)宠物产业博览会、宁夏广告标识产业博览会、银川老年产业博览会等9场展会。其中第四届·中国银川生活用品(春季)交易会吸引了300余家企业参展,13天的展期吸引了近10万人次市民观展,展会总销售额近5500万元。全市会展业呈现出首季“开门红”的良好发展势头。


  展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近年来,随着各类不同级别、不同性质的展会亮相银川,赚足了人气的同时,会展业的经济带动效应也十分明显。如银川市自主培育的品牌展会——银川国际汽车博览会,历经了八年时间,展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2008年1万平方米的参展面积增加到2015年的7万多平方米,参展品牌从最初三四十个发展到现在的70多个,几乎涵盖了整个汽车市场所有品牌。8届车展累计现场售车3万多辆,销售总额达44.76亿元,推动了银川市汽车消费市场健康发展,成为宁夏会展行业的领军展会之一,极大地促进了会展经济及交通、物流、旅游、酒店、餐饮等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具有积极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同时,在银川举办的各类国内、国际展会,更是吸引了江苏、云南、新疆、广西、香港、台湾等地的客商,以及斯里兰卡、缅甸、沙特、伊朗、阿联酋等国的国际友人频繁来到银川。中法葡萄酒设备技术展览会,吸引了来自中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150余家葡萄与葡萄酒设备和机械制造商前来参展;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博览会则展出了31个国家、120家企业的450多款葡萄酒,吸引了德国、以色列、格鲁吉亚等国的专家学者以及法国、美国、南非、阿根廷、新西兰、西班牙等国的酿酒师,国际参展商、经销商等近200余名国外嘉宾出席。


  通过加快引进和培育国际化、国家级、专业化展会,会展行业不断发展完善。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政府主导型展会比例正在逐渐降低,市场化引导的展会开始成为主流。银川时尚消费博览会、银川车展嘉年华等一批新兴市场主导型展会初见成效。


  打造毗邻地区会展业中心城市


  在经历了8年的积累之后,银川会展行业不再满足于本地发展,迈出了走出去的步伐。2015年8月16日,银川市会展业促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银川市旅游局赴海口参加第十一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期间举办了唯一一场推介会——“银川市会展业推介会”,吸引了包括海内外专家学者在内的500多名会展行业专业人士参加。在期间举办的中国会展业“金海豚”大奖评选活动中,银川市荣获“2014~2015年度中国会展名城”;银川国际会展中心荣获“2014~2015年度中国会展标志性场馆”,充分体现出国内会展业界对银川会展业的高度认可。


  未来,银川市将继续加大会展市场的培育力度,发挥银川历史文化名城和产业资源优势,提升会展经济支撑发展能力。以3~5年为一个政策培育周期,集中财力投入、滚动扶持,造就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地会展品牌,基本形成以大型会展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辅助,相关服务企业为配套的会展市场主体体系。力争到2020年,年举办各类相关展会80场次以上,年展览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打造“宁蒙陕甘毗邻地区会展业中心城市”。(宁商)


  转自:国际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