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海洋渔业“十三五”规划出炉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6-04-13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近日在杭州召开,海洋渔业“十三五”规划新鲜出炉:一大波滨海公园、人工沙滩、特色渔村和海岸绿道要开建;还要大力发展远洋捕捞、过洋捕捞和生态养殖产业,让餐桌食品更丰富、更安全。


  开启史上最严禁渔期 汇拢全球海鲜上餐桌


  2015年,浙江省水产品总产量602万吨,其中,国内捕捞产量就有300多万吨。


  为了保护东海渔业资源,去年,浙江取缔“三无”渔船5217艘,清缴违禁渔具10万余顶(张),并开启史上最严的禁渔期。


  因此,远洋捕捞成了餐桌海产品的一大补充,世界各地的生猛海鲜向浙江涌来。


  “半米长的真鲷、黑鲷,手臂那么长的东星斑,一人高的青石斑……如今,人们在市场上也能看到的这些巨无霸海鲜,大部分是浙江舟山的远洋捕捞团队从海外捕捞回来的。”大洋世家总经理曾岳祥说。


  2015年阿里巴巴“双11”启动会上,马云拍下的那条价值38888元的蓝鳍金枪鱼,是浙江省最大的远洋捕捞企业——浙江大洋世家股份有限公司从日本进口的。国人吃的阿根廷鱿鱼、大目金枪鱼、鲣鱼等远洋捕捞的水产品,基本都是该船队捕获的。


  “目前,我们有3支远洋捕捞船队,主要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海域捕捞金枪鱼和鱿鱼,供应国内商场、超市、饭店和批发市场。我们还采购挪威和智利三文鱼、北极甜虾、阿根廷红对虾和日本北海道蟹等进口生鲜,供市场消费。”


  “去年,我们远洋渔船全球捕捞量是3.5万吨,国内销售从2012年的1亿元增长到去年的5亿元,我们的船队也在扩建,以后大家餐桌上的海鲜会更加丰富。”曾岳祥蛮有信心地介绍说。


  打造“黄金海岸带” 备好丰盛海鲜家宴


  浙江是海洋大省,拥有26万平方公里海域,海岸线6500公里,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有3061个,占全国岛屿总数的40%,海洋资源丰富,但生态平衡和修复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十三五”期间,浙江计划整治修复海岸线300公里,建设滨海公园、人工沙滩、特色渔村、海岸绿道等多形态的“黄金海岸带”,形成环杭州湾、甬舟、温台滨海生态廊道。


  今年,舟山要沿着海岸新建一条高颜值的百里海滨大道,争取年底前通车。它东起普陀区莲花岛,西至定海区甬舟高速,有行车道、慢跑道和自行车道,沿途有竹山公园、茶山岛湿地公园、江湾船厂公园等景点。


  沿着滨海大道,到沿途码头,还能租一条船出海垂钓。说到海钓,不得不提的是宁波象山渔山列岛,那里可是“亚洲第一钓场”。


  海洋渔业部门在该海域投放了100座人工渔礁,形成了10万立方米的浙江省最大人工渔礁群,还放养了黑鲷、曼氏无针乌贼和管角螺等海洋生物,海洋资源丰富。


  人工渔礁既不影响航道通航,又不破坏海域内的景观,渔礁与台湾海峡涌来的黑潮碰撞,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渔获。


  常去岛上海钓的爱好者的感受是,鱼的种类和数量都增多了,还常常能钓到几十斤重的大鱼。


  今年,在湛蓝的海湾上,洞头要新建2个人工沙滩,年内完工,面积分别是1.86万平方米和2.33万平方米。现在岛上渔家发展了30多家渔家乐,还有丰盛的小海鲜家宴等着游客来尝。信息来源: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


  链接 浙江做大做强远洋渔业


  浙江省2016年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透露,浙江省在“十三五”时期将做大做强远洋渔业产业,建立现代化远洋船队,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浙江省政府与国家发改委日前签署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框架协议,将远洋渔业列为重点领域之一,远洋渔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2016年是浙江省推进此战略目标的起步之年,浙江省将围绕打造远洋船队、构建产业链条、强化行业管理和技术支撑等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远洋渔业在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产能合作、拓展发展空间等方面意义重大。


  浙江在“十三五”期间将推进远洋渔船和装备更新改造,引导国内海洋捕捞渔船转产远洋,建设国内外远洋渔业基地、冷链物流配送和国内外销售网络等,使远洋渔业企业从单纯捕捞生产向加工、贮运、流通、贸易、服务等领域综合发展,完善产业链。同时还将加大远洋渔业科技投入,组织实施远洋渔场和鱼种探捕项目,拓展发展空间。


  延伸 世界渔业贸易额十年翻番


  据近日在摩洛哥举办的世界渔业峰会消息,渔业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的支柱产业。


  报道称,渔业产品提供世界17%的动物蛋白,近10年渔业产品国际贸易额翻了一番,2014年已达到1440亿美元,其中低收入国家出口额为780亿美元,渔业产品出口为发展中国家创造的出口收入已超过肉类、烟草、大米和食糖出口收入的总和。


  转自:中国食品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