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新区“十二五”经济发展亮点纷呈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杨萃    时间:2016-04-07





  站在新旧交替的历史节点上,盘点合肥高新区“十二五”交出的成绩答卷,一串串令人欣慰的数字勾勒出这座快速崛起的科技新城腾飞的脉络。


  在“十二五”收官的2015年,合肥高新区“量”的持续积累终于实现了“质”的飞跃。在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排名中,合肥高新区由2010年的第17位跃居至第8位,进入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成为“十二五”期间园区经济发展成绩单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标志着园区正阔步走入新的历史发展期。


  比速度经济总量实现翻番


  “十二五”以来,合肥高新区围绕工业发展主引擎、创新发展新高地战略定位,坚持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突出创新引领、突出产城融合,深入推进“中科智城·江淮硅谷”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获得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等称号。


  5年来,合肥高新区经济指标逐年跨越。园区地区生产总值连跨300亿元至500亿元三级台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连跨1000亿元至1500亿元五级台阶;财政收入连跨30亿元至80亿元五级台阶。经济总量实现翻番。“十二五”期间园区各项经济指标较“十一五”期间均实现翻番。其中,实现GDP1987.1亿元,是“十一五”的2.7倍,年均增长16.7%;实现工业总产值4654.4亿元,是“十一五”的2.9倍,年均增长16.4%;实现工业增加值1382.6亿元,是“十一五”的2.6倍,年均增长13.3%;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295.4亿元,是“十一五”的3.2倍,年均增长22.2%。园区各类经营实体超过1.4万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9家,年产值超过亿元工业企业105家,限上服务业企业254家,自主培育上市企业16家。


  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产业的强劲发力源于改革的勇气和魄力。合肥高新区创新出台了“创九条”,出台了安徽省首只支持基金集聚发展专项政策,形成具有特色的政策体系,全方位支持企业发展,累计扶持企业2186家(次),扶持金额9.69亿元。构建“1+3+5”上市、挂牌储备梯队,集聚各类金融机构300余家,基金规模超过300亿元。引进大陆轮胎、惠而浦、3M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在园区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19家,占合肥市48%。


  拼质量新兴产业发力强劲


  在经济新常态下,合肥高新区脱颖而出,发展势头强劲,其“胜出”是转型发展带来的“胜出”,是创新驱动带来的“胜出”。


  通过自主培育与做大引强,合肥高新区已成为全国白电第一区、光伏示范应用引领区。2015年园区光伏新能源、公共安全两大产业持续发力,总量分别突破180亿元,比重快速提升;家电及配套产业基本实现“保稳微增”的既定目标;汽车及配套产业出现快速增长;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产业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


  此外,合肥高新区的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在全国独领风骚。华米科技跻身全球可穿戴设备前3强,科大国盾成为世界量子通信产业先行者,阳光电源成为全国光伏新能源龙头企业,美亚光电、工大高科、同路生物等一批企业品牌全国知名。


  此外,合肥高新区稳步推进科技金融互融试点,快速建设区域多层级资本市场,园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力量进一步发展壮大。园区自主培育上市公司已达1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7家,四板挂牌企业216家,新增直接融资总额38.13亿元。目前,园区已形成“8大合作产品、10大参控股基金”的金融产品体系,累计支持园区企业2000余家。


  “十二五”期间,合肥高新区就如一块“磁石”,强势集聚人才、资金和科技三大科技要素。在全国高新区综合评价中,合肥高新区的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由2010年第24位上升至第7位。汇集中科大先研院、合肥工业大学智能院、中科院创新院三大协同创新平台,逐步形成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创新创业孵化体系。


  2015年,合肥高新区更是捷报频传:获批安徽省级智能语音、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发展基地,在安徽省首批14个战略性新兴集聚发展基地中占据两席之地;11月,获批国家级公共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12月,获批创建国家综合性安全产业示范园区……这些捷报如同春风,预示着合肥高新区生机蓬勃的未来。


  有温度产城融合温暖民心


  一直以来,合肥高新区始终坚持民生至上,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同频共振,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


  5年来,合肥高新区完成合肥市西部组团概念性规划、中科智城产业发展研究和战略规划、园区“一山两湖”核心区城市设计,建成区融入城市发展,示范区城市功能从无到有、全面完善,拓展区规划正式启动,园区形象显著提升。


  要素保障适度超前。合肥高新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70亿元,园区综合承载力进一步夯实。文教卫商全局覆盖。园区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各5所,引进了合肥七中、中加国际学校、安医附院高新分院等教育医疗机构。加快推进高新鼓楼商圈成形,先后引进祥源综合体、砂之船奥特莱斯、太平洋森活城等商贸配套项目。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园区实施绿化大会战项目34项,绿化面积124.78万平方米,新增造林面积623亩,获批成为中西部地区首家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大力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建设合肥环保产业园。开展巢湖流域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民生投入持续增加。累计实施省、市、区民生工程53项,累计投入资金68.37亿元,连续5年被合肥市政府授予民生工程实施工作先进单位,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


  展望“十三五”,合肥高新区信心满满。“十三五”期间,合肥高新区将重点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引领,开放发展,产城融合”四大战略,将园区建设成为全国新兴的创新驱动示范区、大众创业引领区、产城融合样板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和中部崛起增长极。园区初步设定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50亿元,年均增速11%;完成工业总产值2500亿元,年均增速10%。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