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民族特色食品火了食品工业逆势上扬


作者:孙寰宇    时间:2016-01-04





  近年来,朝鲜族特色食品火了。2014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食品工业却逆势上扬、稳健向前发展,规模以上食品企业104家,同比增长6%;实现工业生产总值272亿元,占延边工业总产值的22%,同比增长12.8%。在发展经济方面,食品产业可谓成绩斐然。

  水产工贸 新瓶装老酒

  在吉林珲春东鹏工贸水产品生产车间里,清洗、去骨、冷冻等作业非常流畅,这里的鳕鱼产品将在英国一家著名的超市上贩售。“产品是专门出口的,专攻高端市场。这里的水产品产量大、质量好、无污染。”该企业负责人说。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位于中俄朝三国边界,与日本海临近。当地水产品加工业经过近几年的迅猛发展,已逐步成为该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产业规模逐步壮大,带动效益显著。“十二五”期间是珲春水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的时期,据统计,2014年,珲春海产品年加工量由2010年的1万吨增长到15万吨,冷冻仓储能力达到15万吨,全年实现产值42.1亿元,占珲春市工业总产值的13.2%。成功引进41家加工型企业、83家贸易型企业及200多家个体商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家,以鱼类综合加工、海洋保健食品等海产品加工为主。

  2014年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工业产值28.3734亿元,实现利润0.1661亿元。截至今年8月,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共完成产值22.4964亿元,实现利润0.3031亿元。今年上半年,珲春市又引进海产品加工投产项目5个、复工项目4个、新开工项目5个、洽谈项目20个。未来,珲春将全力打造产业结构优、带动能力强、财税贡献大的百亿级海产品加工产业,推动示范区快速发展。到2016年,再引进25—30家水产企业,预计水产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到2018年,预计水产工业总产值达到120亿元。

  泡菜食品 老树发新芽

  延吉市是朝鲜族美食的“圣地”,也是“吃货”的天堂。泡菜食品最具特色,是朝鲜族的代表食品。

  据了解,2014年,我国酱腌菜(泡菜)企业约2万余家,总产值达800亿元。其中,朝鲜族泡菜产值不到1%,约为5亿元,方兴未艾。

  据介绍,我国朝鲜族泡菜规模化生产刚刚起步,目前只有约100家。其中,山东30家;黑龙江、辽宁、上海共30家;吉林省最多,达到40家。朝鲜族泡菜出口企业40余家,山东烟台、青岛等地占30余家,其他地区10家。韩国每年从中国进口15亿元的泡菜,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延边作为朝鲜族自治州,在泡菜产业方面,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朝鲜族泡菜传统制作模式,即是朝鲜族妈妈、奶奶等老一辈,在自家院子里手切腌制泡菜,味道绵远,却难以量产。如今,延边的泡菜企业已经拥有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线,整个流程一气呵成。在延边金刚山食品有限公司,无论是腌制后的白菜清洗控水、洗辣椒,还是做糖醋蒜,100多种朝鲜族各类泡菜产品全都可以量产。既保留了传统工艺,又应用了现代技术。

  目前,延边食品企业积极组建延边朝鲜族民俗特色食品行业协会。政府部门也在积极进行调研、申请资金和出台政策,像金刚山一样的企业正如雨后春笋般在延边成长。

  多元并举 政府助力企业发力

  人人都知道延边的安图县是通往长白山景区的重要中转站,却不知道这里有着世界闻名的矿泉水资源。

  延边工信局食品处处长尤迪介绍,延边矿泉水资源丰富,拥有国际稀有、罕见的高品质矿泉水。106处泉眼均分布在长白山核心区原始生态环境中,具有储量巨大、水质优良、类型多样的特点。

  尤迪表示,按照高定位、高端水、招名企的发展思路,近年来,延边加快推进矿泉水项目建设,一方面积极引进广州恒大、台湾统一、福建雅克、陕西步长及韩国农心等国内外一流品牌企业落户,另一方面着力推进安图二道白河矿泉水产业园区建设,现已形成“三区、两园、两片、一带”的总体布局。预计今年底,延边矿泉水产能将突破300万吨。此外,韩国韩正集团的正官庄高丽参产品闻名全球,现已落户延边。该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看中的除了延边的政策优势,民族语言优势外,最重要的还是延边的人参资源。

  延边地处长白山区域,可种植人参的山地和林地资源充足,州内所辖8县市均被定为国家“吉林长白山人参”原产地域保护区域,还设有“国家参茸产品监督检验中心”“全国参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两个国家技术机构。今年,全州人参新栽面积335公顷,作货面积1592公顷,留存面积2924公顷,人参产量12466吨,已实现产值84548万元,延边人参产量约占到吉林省的42%。充足的资源为延边发展人参产业提供了原料保障。

  “人参产业效益非常好。”尤迪介绍,延边的紫鑫药业、韩国正官庄、华瑞参业等11家规模以上人参加工企业,已加工人参1500余吨,预计实现产值5.7亿元。(孙寰宇)

来源:中国食品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