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面推动 陕西示范基地产业发展迅猛


作者:龚辛    时间:2015-12-10





  目前,陕西已创建西安高新区、西安经开区、西安航空产业基地、西安航天产业基地、杨凌示范区、宝鸡高新区、蔡家坡经开区、榆神工业区、汉中航空产业园、西安软件园、西安兵器产业基地、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等12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渭南华县工业园、兴平工业园等16个园区创建成为陕西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省两级示范基地201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约8557亿元,占全省总量的42.5%,较2013年的37.3%提高了5.2个百分点;实现工业增加值2543亿元,占全省总量的34%,较2013年的26.7%提高了7.3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913.6亿元,占全省总量的15.7%。其中12个国家级示范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6892.7亿元,占全省总量的34.2%;工业增加值2113.8亿元,占全省总量的28.3%;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60亿元,占全省总量的13.5%。

  多方面推动创建培育

  围绕示范基地的创建培育,陕西省主要开展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力推动示范基地创建工作。陕西省组织成立了由工业副省长担任组长的示范基地创建领导小组,工信、发改、环保、国土等12个相关厅局为成员,办公室设在省工信厅,统筹全省示范基地创建发展工作。按照工信部要求并结合陕西实际,陕西制定了《陕西省创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实施意见》,并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执行。同时,陕西还制定了《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评审办法》、《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考核评价办法》等有关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规范推进。

  二是加强产业政策和规划引导。正在编制的《中国制造2025陕西实施意见》和《陕西工业经济“十三五”发展规划》中,陕西对全省工业园区发展作了明确的产业定位,提出要以创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方向,着力打造西安高新区、西安经开区2个世界一流工业园区,宝鸡高新区、杨凌示范区、阎良航空产业基地、西安航天产业基地、榆神工业园、蔡家坡经开区、汉中航空产业园等7个国内一流工业园区,培育渭南高新区、榆林高新区等30个国内特色工业园区。指导工业园区突出主业,培育完善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链。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加强园区间协作,破解用地困难地区工业发展难题,促进产业集聚。加大园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推广采用政府主导、业主开发的PPP模式,扩大建设资金来源。

  三是大力支持园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引导工业园区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质量,陕西省累计投入1.5亿元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节能减排、三废利用、信息化等公共服务平台和标准化厂房建设,提升工业园区支撑能力。

  先后支持建设了西安高新区工业企业综合平台、西安经开区商用汽车资源服务平台、西安航空基地中小航空企业研发设计服务平台、蔡家坡开发区信息服务中心、宝鸡高新区钛及有色金属交易中心平台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示范基地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四是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西安高新区、西安航天基地分别建设陕西科技大市场和航天科技大市场,形成从研发、中试、转化及配套服务为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大提升了企业创新能力。榆神工业区建设化工公共服务平台,为能源资源转化提供了技术支持。西安航空基地大力支持新材料企业研发创新,促进了新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应用。在示范基地带动下,2014年陕西省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600亿元,跃居全国第四位;新认定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24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总量分别达到23个和231个。

  五是深入推进军民结合和两化融合。抓好军民结合“双百工程”,依托航空基地、航天基地、西安经开区、西安兵器基地等重点园区,陕西深入开展军民结合“双百工程”,年度组织100个军民结合重点企业实施100个军民结合项目。深入推动两化融合,安排1000万元资金支持工业园区两化融合、两化融合贯标、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信息技术促进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等方向的两化融合项目约30个,树立典型示范企业20户。

  六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近年来,山西省工信厅先后参加和组织了上海工博会、南宁陕西名特产品展销会、关天先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博览会等展会,组织工业园区与兄弟省区对接交流。陕西省还整合资源优势,重点引进对产业聚集和开放型经济贡献度大的骨干企业和重大项目,三星、强生、吉利、中兴、酷派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的签约项目基本落在示范基地内,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为园区长期发展集聚了动力。

来源:中国工业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