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颗粒”带动“大丰景” 邮储银行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1-11-08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11月8日讯(记者王伟)一直以来,邮储银行枣庄市分行秉承“支持农业、关注农村、关心农民"宗旨,坚定支持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不断探索创新产品种类和服务形式,始终坚持服务“三农”、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落实国家战略。


  民以食为天粮食收购要用钱


       家住峄城区古邵镇万年闸村的张夫良,今年56岁,五口之家主要靠他从事的粮食收购收益来生活。据了解,张夫良客户从事粮食收购有10年历史,主要收购玉米小麦,每年夏粮收购旺季客户在本村收购,其余季节客户外出调运粮食,客户现有拉运粮食运输车两辆,主要销往面粉厂及饲料厂,现金交易,客户年营业收入大约6000万元,行业毛利率大约2%,客户经营毛收入每年约120万元。


微信图片_20211108120900_副本1.jpg


  记者在他的几个仓库中,看到小山丘般玉米、小麦,鉴于今年洪涝灾害严重,记者向张夫良询问道:“辛苦了大哥,今年粮食挺贵的吧,这正是收粮食的旺季,平时回家也挺晚吧。”“今年一吨涨了一百块吧,反正干这行就是又累又脏,粮食收来也得处理,我们厂子就是我们家,每天睁眼就起来干活,干完活就在这里休息。”张夫良回答道。


  张夫良说,因为行业的特殊性,每天他都需要一定的现金使用,但是在自己家附近还没有邮储银行网点的时候,都得自己开车到较远的镇上的一些银行网点做预约。现在不仅仅是现金使用方便了,当可流通资金缺乏时,邮储银行枣庄市峄城区支行客户经理还给推荐了适合他的流水贷。


  记者:“目前咱们银行还有哪些惠农助农的政策,又是如何向客户普及这些政策呢?”


  邮储银行枣庄市峄城区支行三农客户经理褚磊向记者介绍,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了使信贷业务能扎根农村,贴近农户,邮储银行枣庄市峄城区支行逐步在没有邮储信贷服务网点的乡镇建立了30个涉农咨询服务点实行了挂牌(三定:定专职信贷员、24小时服务热线、监督投诉电话)服务方式,确保了农民只要有需求就能在第一时间能找到邮储银行的驻点信贷员。


  现在张夫良已经有拉运粮食运输车两辆,他说未来规模扩大也只是时间问题,助力“三农”成为农民共同富裕的帮手和依靠,相信在邮储银行提供足够可用资金的情况下,家里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石榴红了枝头销往全国不再愁


  “今年的石榴怎么样,销售的情况咋样?”“挺好的,这个月卖了30万元。”枣庄市峄城区冠世榴园景区内,主营石榴盆景、石榴苗批发生意的农户杜宝发告诉记者这个好消息。杜宝发从事盆景销售有10年历史,主要到四川云南等地购买苗木,回来以后整形培育成盆景销售到全国各地,多为现金交易,年营业收入大约120万元,行业毛利率大约20%,经营毛收入每年约96万元。


微信图片_20211108120906_副本.jpg


  杜宝发经营的家庭农场规模达20多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前几年杜宝发的生意不好,很多苗木压在手里,资金得不到流转。疫情缓解后,市场开始活跃,但他前期的投入并没有回本,杜宝发也没有更多的资金开拓市场。邮储银行枣庄市峄城区支行了解情况后,授信50万元,额度期限自2020年8月25日至2022年8月25日,采用农担公司担保,年利率仅为5.65%。


  有了邮储银行的贷款支持,杜宝发抓住时机,迅速开展市场运营,不断前往云南、四川等地采购,同时也不断向外输出石榴果,经济快速回笼。“有了邮储,我那是底气足、干劲冲,国家对我们农业的支持力度太好了,农村富起来指日可待。”杜宝发高兴的向记者说道。


  邮储银行枣庄市峄城区支行三农客户经理褚磊介绍,截至2020年底,峄城区邮储银行贷款总结余突破5亿元,增幅为11.2%。其中,涉农贷款结余27859万元,5年时间里翻了近三番。


  “榴园石榴甲天下”,枣庄市峄城区的万亩榴园不仅是风景区更是峄城区农业收入的主要来源。邮储银行枣庄市分行结合实际,目前针对石榴产业授信结余225万元,并于今年9月份与榴园镇政府联合召开了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主动宣传国家惠农红利,计划面向石榴苗木种植、石榴盆景销售及其他石榴加工等衍生产品等客户贷款投放超过1000万元。


  在服务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邮储银行枣庄市分行不仅通过资金回流切实支持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而且通过服务模式的升级,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协助完善农村征信、评估体系,建立正向激励和惩戒机制,培养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不断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推动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