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替代工程 安徽欲破“缺芯”尴尬


时间:2014-09-04





  记者日前在安徽省经信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贯彻落实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推进纲要,推动安徽省集成电路产业加快发展,安徽省政府专门出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意见》。

  依照该《意见》,安徽省“芯片”产业有了全新规划,预计到2020年,20%的显示面板、家电、汽车电子产品将有“本土芯”。

  力图解决“缺芯”尴尬

  一直以来,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国家历来重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2000年和2011年先后出台鼓励发展的若干专项政策。

  近期,国务院印发了“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纲要”,明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攻坚期,在原有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与此同时,集成电路产业格局正在深度调整,由发达地区向中西部“优势环境”地区转移趋势明显。

  近年来,安徽省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为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奠定了基础。问题是,家电等优势产业长期面临省内就近生产配套“缺芯”尴尬,亟待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予以支撑。

  随着今年以来总投资近百亿元项目集中签约,合肥等重点地区集成电路产业崛起初露端倪。聚焦突破、乘势而上加快安徽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面临难得机遇。为此,根据安徽省政府要求,省经信委在前期全面调研基础上,起草了《意见》初稿,并充分征求发展改革、科技、财政、国税、地税、教育等省直相关部门和合肥市的意见,于2014年5月形成《意见》送审稿上报省政府,后经多次修改完善后正式出炉。

  据悉,该《意见》立足安徽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从产业规模、重点领域应用、产业集聚区建设等方面明确了2017年、2020年两个阶段性发展目标———到2017年产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2020年力争在此基础上翻一番,显示面板、家电、汽车电子等领域的芯片本土化率达20%左右,形成以合肥为中心的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

  几大措施助推“本土芯”

  《意见》从坚持市场导向与政策引导、特色发展与重点突破、重点引进与自主培育相结合的思路出发,强调了“合理定位、聚焦突破、特色发展、注重应用”四项发展原则。

  根据该《意见》,安徽圈定了四个发展重点:一是优先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业,加大对重点领域专用集成电路的开发力度,培育形成一批集成电路设计龙头企业;二是突破特色集成电路制造业,以特色晶圆制造为切入点,建设形成规模生产能力;三是提升封装测试业发展水平,提高测试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加强与制造业协调配套发展;四是选择发展相关配套产业,有重点、有选择地推进集成电路专用设备开发,依托安徽省资源和技术优势加快相关配套材料向规模化发展。

  与此相呼应,安徽将推动重点领域应用,组织实施芯片国产化替代工程,推动形成芯片设计制造和应用联动发展模式;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引导企业集聚发展,打造家电变频控制芯片、液晶显示主控芯片、汽车电子芯片等特色集成电路产业园;构建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产学研合作,支持成立产业联盟;扩大对外招商,抢抓集成电路产业转移机遇,强化重大核心项目引进。

  据相关人士介绍,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安徽将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省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工作;扩大投融资渠道,在创新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支持企业上市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建立地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基金;加大财税支持力度,落实国家相关财税政策,支持终端制造企业积极采购和应用本省芯片,相关财政专项资金向集成电路产业倾斜;加快人才培育引进,推进建设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加大对优秀人才支持力度;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条件,强化行业公共服务支撑,培育和发展行业协会。

  “智能”成为关键词

  2017年产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2020年力争在此基础上翻一番——《意见》为安徽省集成电路产业描绘了一幅绚烂蓝图,工业机器人、3D打印、智能装备……未来安徽的“智能产业”或有近万亿元的销售收入。

  的确,经过十多年积累,安徽省集成电路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2013年,全省集成电路产值达55.9亿元,占全国的2%。除晶圆制造外,芯片设计、封装测试、设备和材料等产业链上主要环节基本具备,一批核心项目正在加快引进和建设;中电科技38所、43所和中国兵器214所等国家级集成电路专业研究机构聚集,中科大、合工大、安大等微电子学科构成的科教资源突出;家电、汽车等优势产业的本地配套需求旺盛,集成电路产业加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日臻成熟。

  记者在安徽省经信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同时获悉,《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高成长性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也正式出台,智能制造装备、新型显示、智能终端、智能语音、云计算和软件、节能环保设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健康、绿色食品这十大高成长性产业,都有了自己的发展目标。

  “到2017年,十大高成长性产业要力争实现销售收入9000亿元左右,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的15%左右。”安徽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记者 安再祥 通讯员 胡海林 穆志萍 陈志鹃)

来源:中国工业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