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出台政策推进十大高成长性产业发展


作者:徐斌    时间:2014-09-01





  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深入推进高成长性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提出从今年到2017年,安徽省十大高成长性产业实现年均30%的增速。这十大高成长产业是:智能装备产业、智能终端产业、云计算和软件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型显示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智能语音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材料产业、绿色有机食品加工业。

  集中有限资源 支持高成长产业加快发展

  主攻十大高成长性产业,是安徽省政府依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安徽的实际特别是现有的优势特色,通过深入调研、认真论证而提出来的。安徽省政府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近些年安徽工业发展很快,但是工业生产所需资源如土地、原材料、劳动力、资金都日趋紧张,节能环保要求很严。安徽工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有秩序发展,就必须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保有压,集中资源支持高成长性产业。

  这位负责人表示,这些产业基础较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旺盛的生命力。如智能装备产业,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增长很快,安徽巨一公司、芜湖埃夫特公司、六安自动化装备公司等企业的工业机器人批量生产,投放市场后反映很好。近日芜湖市政府又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共建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新型显示产业方面,合肥京东方8.5代线已正式投产,电子信息产业获国家集聚发展试点。在智能语音产业方面,拥有国内一流的科大讯飞智能语音技术,中国(国际)智能语音产业园一期项目已正式开工,40多户企业已陆续入园。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江汽、奇瑞的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安徽新能源汽车在全国领先。2013年,这十大高成长性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669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四分之一。今年以来,又呈现持续快速发展势头。

  《意见》中提出,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以产品高端化、制造智能化、发展集约化、产业绿色化为主攻方向,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完善产业链关键节点,培育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基地,推动十大高成长性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全省工业转型升级。《意见》还提出了每个高成长性产业包括的产品、发展路径及2017年的目标。

  七项具体措施 呵护高成长产业健康成长

  《意见》不仅为十大高成长性产业勾勒出一幅壮阔的发展画卷,更为实现2017年发展目标提出了包括强化项目支撑、保障要素供给、加快创新驱动等七项具体措施,全力呵护高成长性产业健康成长。

  强化项目支撑。围绕促进“两化”融合、增强研发能力、推进节能减排、促进专精特新、推广重大装备应用等方面,实施一批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项目。整合各类财政专项资金,优化资金使用方式,由分散投入为主转向集中投入为主,由无偿投入为主转向有偿投入为主,由直接投入为主转向间接投入为主,通过财政引导,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筹集设立相关产业发展母基金,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支持高成长性产业发展。

  保障要素供给。探索推行工业用地先租后让和租让结合用地制度,优先保障高成长性产业项目用地。合理配置能源、水资源和环境容量,保障重要生产要素供给。鼓励企业采取上市募集和发行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积极运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进行融资,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对高成长性产业的支持作用。

  加快创新驱动。大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建立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创办新型研究院,促进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平台建设。积极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发展。

  创新招商引资。研究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推行“负面清单”等有效管理模式,积极承接和吸引境内外投资。通过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园区共建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方式,引进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链条长、集聚效应强、外向度高的招商引资项目。

  推进改革重组。通过兼并重组、交叉持股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入各类社会资本,加快大企业大集团产权多元化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支持国有资本进入优势及高科技民营企业,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

  推动“两化”融合。按照“点上抓企业、线上抓产业、面上抓基地”的思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制定和推广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两化”融合示范行动,降低中小微企业信息化应用门槛。

  强化人才保障。充分利用国家“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等引才引智计划,实施省“百人计划”和“外专百人计划”,积极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带动创新项目。组织实施重点引智项目,实现引进创新。引导相关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施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技能型人才培养,为高成长性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据悉,为实施《意见》,加快十大高成长性产业发展,省政府将进一步简政放权,继续衔接落实好国务院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加快省级行政审批事项清理下放,10月底前建立公布运行省级政府权利清单,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坚持分类实施、分企施策,加快推动有条件的省属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提高国有资本经营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5个百分点;加快整合财政性投资基金,建立混合所有制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母基金。深化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对重点领域和成长性企业的金融支持、积极培育发展资本市场,搞活融资。 (本报记者 徐斌)

来源:中国工业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