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带”动我国区域经济版图优化


时间:2014-06-19





  6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发挥黄金水道独特优势,建设长江经济带,抓好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业界人士分析认为,促进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是新时期我国的重大战略,能够促进区域间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在当前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具有重要意义。

  6月10日,国新办举行“中国区域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范恒山介绍称,当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更加注重促进东中西部、沿海与内地的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的联动发展,积极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和增长极。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江经济带以及黄金水道被摆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位置,具有特殊意义。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而长江经济带总体上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长江作为内河航运的大动脉,运输量是铁路的十几倍,潜力还远远没有开发出来。所以沿江经济带的开发,涉及相关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投资,会拉动整个投资需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可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吕风勇则认为,长江经济带是具有历史延承的一个主要经济区域,现在中国的发展有一种“南强北弱”的态势,政府此举意在把长江经济带做得更好更大,推进南北两岸统筹发展,特别是把长江北岸的经济也带动起来,并形成辐射。

  改革开放后,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差异,近些年又出现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可以带来区域间的互动和互通有无,通过地区间的优势互补,打破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在促进生产要素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建立起更为合理的产业分工和区域空间布局。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概念的提出,体现出区域统筹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无疑需要物流和信息网络系统先行。徐洪才认为,对于经济空间布局而言,长江经济带具有特殊的区位战略意义,其下游有上海辐射整个长三角,中部又有武汉经济圈,上游又有重庆遥相呼应。从交通上看,武汉跟京广线相通,重庆又是西部丝绸经济带的起点,因此相对于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圈扁平化的格局,长江经济带辐射的空间距离更远,带动力量更大,可视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中间配套。

  “长江经济带不是简单的交通物流建设,其中有很多内涵。”徐洪才说,相对于修铁路等投资有较长的周期,长江黄金水道本身就在,加强配套比如港口、码头、物流等,见到效益会更快,对拉动经济以及上中下游协同发展,显然是有利的,另外,发展水运工程还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对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也具有重要作用。

  近日,《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获国务院通过,表明了发展物流业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而在我国为实体经济减负中,降低物流成本又是一个关键环节。

  当前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依然较高,大约在18%左右,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在农产品领域表现尤甚。近些年我国物价虽未出现大规模上涨,但是局部地区的物价波动时有发生,特别是出现了小宗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蒜你狠”、“豆你玩”、“向钱葱”等,与物流环节的过多不无关系,从田间地头到经销商再到超市最后到居民的餐桌,每个环节都有一定的物流成本层层加码。

  而且,由于我国农产品生产具有很大的区域不平衡性,许多品种需要进行长途大面积调度,条块分割和地区封锁就推高了物流成本,更有一些乱收费、乱罚款的关卡,最终把成本转嫁到终端消费者身上。在这种背景下,“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怪圈屡屡出现。

  要激发老百姓的巨大消费潜力,建立顺畅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势在必行。在此方面,长江黄金水道等跨区域大通道具有独特优势,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将带动相关省份物流业的整合以及升级。专家表示,区域经济带能够达到平衡区域发展以及引导产业梯度合理转移的目的,未来应当出台更加细化的产业规划和操作路径,以使我国的区域经济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来源:金融时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