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企三成产能闲置,甘肃玉门“逆风”转型之惑


作者:张静    时间:2014-04-11





  因诞生中国第一口油井和中国第一个油田,甘肃省酒泉市玉门市曾被誉为中国工业的摇篮。鼎盛之时,这里曾有13万居住人口。然而,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这一切却画上了一个句点。

  2003年,玉门市政府驻地迁至向西70千米的玉门镇。2009年,玉门市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玉门开始了艰难转型,凭借“世界风库”的特有资源,玉门将复兴的希望寄托在了风电产业上。不过,随着风电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各种问题开始显现。其中更大的问题在于,玉门转型仅依靠风电产业,是否会重蹈当年陷入“石油独大”的覆辙?

  记者近期赶赴玉门实地调查,希望剖析玉门风电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并呈现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样本。

  早春,过境的冷空气并未对玉门造成太大影响,这座西北戈壁深处的“石油城”,午后阳光洒落之处,平添了几分暖意。

  玉门市汽车站,排队拉客的出租车,人头簇拥的乘客,大街上往来的行人,迁城之后的新玉门,往昔“石油空城”的影像已经日渐模糊。

  与之相呼应的是,距离玉门市中心不远的广袤大漠上,矗立着一排排巨大的白色风机,在“油城已逝”的宿命面前,玉门正试图通过新能源--风电产业来实现自我救赎。

  由此,玉门对于风电的规划也颇为宏大,玉门风能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在2000万千瓦以上,而玉门计划开发的规模为1180万千瓦,十二五”末将建成500万千瓦。

  然而,从“石油摇篮”到“捕风之城”的转型并非那么容易。据玉门市能源局提供的统计数据,截至2013年,玉门市已建成风场17个,装机容量达200万千瓦。

  但是,风电企业的处境并不好。以大唐玉门低窝铺风电场为例,因电网限电严重,风电场实际发电量不足50%,其在近3年每年亏损约2000万元。

  此外,寄望于从风电中获得税收并与地方经济挂钩的玉门市政府面对的现实“很骨感”。玉门国税局相关人士向记者坦言,风电企业的税收分成上,地方财政所获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比例分别只有15%和20%,地方财政在风电受惠上并不明显。

  更潜在的风险在于,兰州大学一位长期研究新能源的专家担忧,发展风电代替石油枯竭的玉门,过度依靠单一的风电产业转型,可能又会陷入“一风独大”的循环梦魇。

  风企三成产能闲置

  从嘉峪关乘坐大巴到玉门,沿途尽是空旷的戈壁滩和连绵的山脉。过了玉门东收费站,湛蓝的天空下,一排排整齐排列、桨叶飞转的白色风机蔚为壮观。

  “玉门现在到处都是风电场。”这是当地人最直观的感受。

  玉门市处于河西走廊“两山夹一谷”的狭长地带,特殊的地形为东西风提供了天然通道。

  据测算,其区域内风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在3000万千瓦以上,可开发利用的在2000万千瓦以上。

  面临石油资源枯竭和石油工业衰落的困境,拥有“世界风库”资源优势的玉门,将目光投向了风电产业。

  据玉门市能源局提供的数据显示,1996年~2013年,玉门已经建成了17个风电场,安装了1200台以上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200万千瓦。截至目前,在玉门投资风电场的企业包括国电龙源、大唐、华能、中电国际、华电、中节能、中海油7家“国字号”能源企业。

  不过,繁荣的数字难掩现实的尴尬。据记者调查,尽管玉门风电企业众多,装机规模庞大,但风企普遍面临微利、发电量和并网率低、产能严重闲置的问题。

  以大唐为例,该公司在玉门共投建了3个风电场,总装机容量近40万千瓦。其中最早投建的大唐玉门低窝铺风电场相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因电网限电和容量有限,风电场不能满负荷发电。

  “正常情况下我们风电场一年可发电1.7亿~1.8亿千瓦时,但实际能只发到1.2亿千瓦时,电网限电有电送不出去。”上述风电场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产能闲置直接影响到企业效益,目前大唐玉门低窝铺风电场每年亏损2000万元。

  不过,低窝铺风电场并非一开始就亏损。该风电场负责人介绍,除了受电网限电的影响,近年来风电场爆发式增长也是导致部分产能闲置的重要原因。“这3年才开始亏损的,我们风电场建设得比较早,起初几年风电场少,电网限电少,后来风电场多了后,限电就厉害了。”

  电网限电导致产能闲置的不只大唐一家。由甘肃华电玉门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投建的华电黑崖子风电场,同样不能达到满负荷运转。

  在华电黑崖子风电场的中控室,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时刻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整个风电场的运营情况一目了然。

  中控室一位负责人介绍说:“现在风机带了2.1万千瓦的负荷,并不高,限电量比较严重,电网容量太小了,一般达不到满负荷发电。有风的情况下,我们能达到20%~30%的负荷,没风的话能达到70%~80%。”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因玉门风电项目接入的均为玉门330千伏变电站,但330千伏只有240万千瓦的容量,总容量是有限的,如果所有风电企业都接进去,就会出现“僧多粥少”的情况。

  对于风电企业产能利用不足的现状,玉门市官方并不避讳。该市能源局副局长史玉宝向记者证实,由于电网容量太小,现在并网的发电的确达不到满负荷,尤其是通过玉门330千伏变电站进入酒泉750千伏变电站的时候,通道太窄。

  史玉宝表示,在电网方面玉门政府一直在积极协调,往上打报告,希望解决电网限制的问题。此外,政府计划上马一些高载能的项目,以消化部分不能外送的电力。

  地方财政受益有限

  在石油资源逐渐枯竭后,玉门希望风电替代石油成为当地支柱产业。

  然而,现实远非期望得那么美好。寄望从风电产业获得税收,并将其与地方经济挂钩的玉门,并没有因为风电产业的迅速壮大而实现财税收入的显著提高。

  记者从玉门市能源局获悉,自1996年安装第一台风机以来,玉门市风电产业累计投资额度为190亿元,与庞大的投资相比,玉门从风电上获得的税收收益则显得很微薄。

  玉门市国税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市发电量达到30.27亿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13.71亿元,实现增值税559.11万元(实际入库279.56万元),实现所得税700.80万元。

  “按照政策,50%的增值税即征即退,279.56万元实行了退税,实际入库的增值税只有一半。”玉门市国税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存在税收优惠政策,很多风电企业并不能马上为玉门市带来财政收益,在所有投建风电场的企业中,目前只有甘肃大唐玉门风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唐玉门”)和中节能港建风电(甘肃)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节能港建”)两家上缴利税,且前者只缴增值税,后者则只缴企业所得税。

  据上述玉门国税局人士预计,中节能港建预计2015年以后才缴增值税,另一家企业甘肃洁源风电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11月以后将上缴增值税,是300万元(按50%退税,实际只缴150万元)。

  据史玉宝测算,风电企业全面缴税,至少还需6年~8年。

  除了税收政策优惠,税收分成比例也是导致玉门市风电财政薄弱的一个原因。上述玉门市国税局人士告诉记者,风电企业主要上交的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的分成比例是,75%归中央,10%归省级,15%归当地;所得税的分成比例是,60%归中央,20%归省级,20%归当地。

  该国税局人士坦言,风企对玉门当地税收的贡献率还是很低的。建了这么多风电项目,装机量这么大,但从入库的税收来看,对地方财政没有多少促进。“一方面是因为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在分成比例上,玉门地方政府占得太低。”

  尽管风电对于地方政府财税的贡献有限,但当地政府看中的是风电产业的长远效益。史玉宝表示,一个风电场建成后,对于地方经济有长远贡献,风电企业只要开始缴税,政府就会有稳定的税收。“风电收益很稳定,只要发电就有收入,而且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很大,这个行业从长远来说绝对是乐观的。”

  “一风独大”存隐忧

  在玉门市政府看来,石油资源枯竭后,风电将是最好的替代产业。

 “我们的风电场都建在戈壁滩上,大片的戈壁滩没别的工业企业,种地又没有水,只有建设风电场是最好的选择,而且国家对于新能源是长期支持的。”史玉宝告诉记者。

  近年,玉门风电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按照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建设要求,玉门占了1/3,瓜州占了2/3。

  “2008年开始,玉门进入爆发式快速增长期,2009年~2011年这3年增长最快。”史玉宝说。

  史玉宝向记者透露,玉门可开发的风电为2000万千瓦,规划是1180万千瓦,到2016年玉门规划装机量要达到500万~600万千瓦。“其中,我们列入酒泉规划的容量是254万千瓦,酒泉规划外,我们又争取到了350多万千瓦,目前拿到路条的是275万千瓦。”

  2014年,玉门的主要目标是完成华电另一个风电场项目--装机容量40万千瓦的麻黄滩风电场。据了解,这40万千瓦是已被列入酒泉市规划的,而在酒泉市规划外,玉门已规划了青石梁和宽滩山、红柳泉等风电场项目,前者装机容量约180万千瓦,后者则为230万千瓦。

  “青石梁和宽滩山项目已完成测风、土地勘探,计划‘十二五’末、‘十三五’初建设。”史玉宝说。

  目前,风电产业已是玉门的首要产业,新能源已占到当地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的1/3。据玉门能源局估算,投资一个10万千瓦装机容量的风电场,政府需要投入8亿~9亿元。

  然而,对于玉门过度依赖风电产业转型模式,亦有学者表示担忧。

  兰州大学一位长期研究新能源的专家告诉记者,国内风电企业微利已是不争的事实,玉门寄托风电替代石油拉动地方经济,但风电对于地方经济的带动到底有多少,值得检验。此外,玉门之所以陷入石油枯竭的危机,很大程度上和过度依赖于石油产业、产业结构单一有关。如今,玉门选择风电作为替代产业,依靠单一的风电产业转型,是否又会陷入“一风独大”的循环梦魇?

  上述学者介绍称,风电项目投资额度巨大,国内许多地方的风电项目建起来后,能够满负荷运行并盈利的很少,面临着微利或亏损、电网配套低等诸多限制。

  实际上,玉门市政府已经意识到了“一风独大”的潜在危机。史玉宝表示,玉门不仅仅是依靠风电产业,在新能源方面,除了风电,还布局了水电、火电、光电、生物质能发电等项目。

  据玉门市委宣传部提供的资料显示,在产业规划和布局上,玉门市目前形成了“一区三园”,即玉门市经济开发区,玉门-酒泉循环经济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石化工业园。

  “不能说只有风电,我们还有很多板块,比如循环经济产业园、煤化工产业、新能源装备制造,以及围绕风电的相关产业。此外,虽然面临石油资源枯竭的问题,但石油产业目前还是玉门的主导产业。”史玉宝称。△

来源:中国矿业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