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打造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样本


作者:王乐意    时间:2013-12-31





  发展循环经济对于山西这样的资源大省和能耗大省,具有典型示范意义。2010年6月,太原、运城、晋城市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城市。今年12月初,这3个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均通过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考核评估。

  考评专家组认为,山西这3个城市均以标准为先导,以标准化为支撑,运用标准化手段,在煤层气利用、焦炉高炉煤气利用、煤转化、煤化工尾气利用、煤矸石利用等循环产业链中实现循环经济发展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试点工作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可作为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样本在全国推广。

  配套标准支撑试点落实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打造循环经济山西样本中,山西化工企业初步建立了以国家标准为基础,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配套的循环经济标准体系,积极推进煤转化、煤化工尾气利用标准体系建设,凭借标准化的生产,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废气的综合利用和达标排放、废渣的综合回收利用。

  以晋煤集团和蓝焰煤层气有限公司为例。他们根据自身企业特点和对标准的需求,起草了《煤层气(煤矿瓦斯)利用导则》、《车用压缩煤层气》和《民用煤层气(煤矿瓦斯)》3个国家标准,对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的落实起到支撑作用。在2009年,晋煤集团天溪煤制油分公司制定了《车用清洁燃料》并在市质监局备案。企业标准实施3年后,经过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对标准规定的各项指标进行验证,产品质量稳定,部分指标优于国家标准。

  今年12月6日,由天溪公司起草的《煤基合成汽油》地方标准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该地方标准的出台,对推广“三高”劣质煤合成油品的煤制油技术具有战略发展意义,为探索煤制油的新途径,使我国煤制油的技术路线向多元化发展,为山西省和全国的“三高”劣质煤洁净化利用提供技术示范,为缓解国家石油资源紧张局面开辟新的途径。

  构建产业链节能降耗

  天泽集团则把循环经济产业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质量、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抓手,瞄准高标准,主动对标,加强管理。

  2012年,该集团单位产品能耗大幅下降;吨合成氨综合能耗为1114千克标煤,较上年的1158千克标煤下降44千克标煤,降幅3.8%,与行业第一名相差7千克标煤。全年“两煤一电”3项合计节约价值就达1.18亿元,完成节能量6.76万吨标煤,超额完成了山西省节能领导组下达的年度节能目标任务。

  今年7月,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重点耗能产品2012年度能效领跑者在北京发布,山西天泽集团再次入围榜单位列以无烟块煤为原料的合成氨生产企业第二名。1~11月份,天泽集团吨合成氨综合能耗已降至1110千克标煤,初步形成了煤—化肥—余热—电煤转化循环经济产业链、原料气—甲醇、氢气—合成氨等煤化工尾气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和煤—化肥—三聚氰胺精细煤化工循环精细产业链,构成了较为完善的资源综合利用体系。

  创新驱动循环经济

  兴高能源焦化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标准化的有效实施,2011年度单位产品的综合能耗比2009年下降了5.07%,低于国家焦炭能耗限额标准的18.32%。在积极推进焦炉高炉煤气利用标准体系建设试点中,他们初步建立了炼焦—焦炉余热发电—废物、废气废水综合利用标准体系,制定了《余热锅炉操作技术要求》、《化水处理操作技术要求》等20项技术标准和《能源绩效考核方案》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等15项。

  该公司通过制定实施企业标准,开展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他们将焦炉生产过程中的高温废气全部用于发电,年可发电1.2亿千瓦时,高温废气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9.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了100%;在水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建设了日产4000吨矿水净化处理系统,实现了生产、生活用水的零排放。工业循环水利用率达到了10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达到了100%。

  山西阳光焦化集团制定了集洗煤、配煤、焦化、煤焦油加工和煤气、煤泥综合利用的产业循环链条标准化体系,通过实施标准,企业吨焦综合能耗下降,污染物COD由年排放300吨下降到3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万吨下降到800吨。

  山西永东化工有限公司通过煤焦油—炭黑—深加工项目实施,收集、制定产品标准35项、管理标准60项、工作标准123项,初步形成煤焦油—炭黑—深加工循环产业标准化体系,通过实施标准,节约能源折标煤37.44万吨,减排二氧化硫4885.46吨。该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分散性低电阻率导电炭黑产品经山西省科技厅鉴定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美国、日本等国外公司在世界炭黑行业的垄断地位,《高分散性低电阻率导电炭黑》标准已列入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本报记者 王乐意)

来源:中国化工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