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高新区:科技创新火车头,跨越发展露锋芒


作者:王婷 潘忠颖    时间:2013-12-26





  日新月异,用这个词来形容沈阳高新区近两年的发展一点也不为过。在2010年三区合署办公之后,沈阳高新区开创了超常发展、跨越发展的崭新局面。

  今年是沈阳高新区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辽宁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加快转型升级,实施园区提升战略的关键一年。沈阳高新区的科技创新工作,以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为统领,以加快推进国家大学科技城建设为核心,在创新体系建设、创新政策完善、创新环境提升、创新资源集聚以及创新主体培育等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推动了园区的转型升级。

  2013年沈阳高新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大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75%提高到95%。园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达118家,数量居沈阳市之首。集成电路装备(IC)取得重大突破,4类整机装备21种关键单元部件实现批量销售,综合实力位列全国三甲。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产值突破600亿元,获批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机器人产品打破多项国外技术壁垒,一批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创新能力和产业规模居全国之首。

  沈阳高新区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3年来,沈阳高新区新增发明专利5000余项,新增科技成果转化500余项,有20余种产品国际领先;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2%,园区创新基地面积达到80万平方米,是2010年的2.3倍;沈阳国家大学科技城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和科技金融平台建设不断推进,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引进高科技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近300个,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世界500强企业研发机构30余家相继落户园区,获批辽宁省惟一的国家级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创新驱动和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改革创新 “大浑南”建设突飞猛进

  2010年2月,沈阳市委、市政府作出了东陵区、沈阳高新区(浑南新区)、航高基地三区合署办公的重大决策。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三区干部凝心聚力,全面落实沈阳市委、市政府的决策,特别是要用两年左右时间建设浑南新城,对新区领导班子是个巨大考验。肩负的使命、全新的挑战、迫在眉睫的任务和无法回避的矛盾,使新区走上改革之路。

  三区合一后,为了推进“大浑南”建设,新区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使沈阳高新区成为沈阳发展活力最强、发展变化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首先新区推行功能区体制改革,将高新区体制覆盖浑南全域,以科技为先导和先行先试的国家高新区体制推动了浑南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随后,进一步明确了沈阳高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在原有优势产业基础上,打造信息软件、IC装备等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和发展电子商务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进一步优化了产业发展的空间格局。今年,通过改革,辽宁省政府推动建设的沈阳国家大学科技城与浑南新区顺利实现合署办公,沈阳国家大学科技城的建立为沈阳高新区增添了智慧城市新名片。目前,沈阳国家大学科技城核心区建设已经基本完成,逐步形成了“有机一体、功能互补、联动发展”的全新局面,一座现代化新城拔地而起。

  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的举办更是给沈阳高新区进一步腾飞带来契机。沈阳高新区始终坚持迎全运会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城市框架迅速拉开,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浑南已经成为沈阳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创造了令人惊叹的浑南速度;始终坚持迎全运会与产业发展相结合,高新技术产业领跑沈阳市,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经济综合实力整体跃升;始终坚持迎全运会与改善民生相结合,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居民幸福指数大幅攀升,和谐浑南建设成效显著。

  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中心、研发创新的基地、新兴产业的制高点和展示形象的窗口”,沈阳高新区立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以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布局为主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新型产业体系,努力创建科技创新型新城区,争做沈阳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火车头和主力部队。

  “联姻”高校 科技创新长足发展

  2011年,在辽宁省政府的强力推动下,沈阳高新区启动了沈阳国家大学科技城建设。伴随着沈阳高新区的开发建设,沈阳国家大学科技城各项工作全速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而依托沈阳国家大学科技城,沈阳高新区的科技创新工作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沈阳高新区以沈阳国家大学科技城建设为契机,以沈阳国家大学科技城核心区、锦联新经济产业园、沈阳国际软件园以及生物医药园、火炬信息园、德宝大厦文化创意园为载体,大力建设国内一流的科技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通过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技企业,提升孵化实效,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形成良性发展。

  依托沈阳国家大学科技城建设,2013年沈阳高新区重点推进由东北大学建设的继上海超算中心后国内建设规模最大、运算能力最强的区域级超算中心(项目总投资1.9亿元,计算能力为300万亿次/秒),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工业设计快速成型平台等重大公共技术平台建设。此外,沈阳高新区还进一步拓展大型仪器共享、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知识产权交易服务、科技金融等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功能,有力地推动了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沈阳高新区相继出台了《股权投资资金管理办法》、《创投合作资金管理办法》、《创业投资机构风险补偿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在此基础上,今年沈阳高新区又出台《鼓励企业上市融资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推动了科技企业融资发展。与此同时,园区还进一步引进小额贷款、贷款担保等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全面促进科技与金融有机结合。

  除此之外,沈阳高新区还研究制定并出台了促进沈阳国家大学科技城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并逐步覆盖整个园区。如鼓励支持以重点院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为主体,建设和管理公共技术平台和孵化器;对引进的高水平海内外研发团队、高科技人员在沈阳高新区安家购房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支持企业建设各类研发机构和产业化基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首台(套)设备研发及成果转化方面给予政策扶持;设立引导基金,对企业上市融资和创投机构开展科技金融服务给予政策支持;鼓励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开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建设科技服务大市场,推动企业家俱乐部及产业创新联盟建设等。

  目前,沈阳国家大学科技城核心区“五横十纵”35公里路网已全部打开,综合管网配套全面跟进,绿化、水系工程已现雏形,具备项目建设和入驻条件;以沈阳国家大学科技城核心区、锦联新经济产业园、沈阳国际软件园为主体的创新基地建设全面展开,开工面积60万平方米;东北大学浑南校区、新松智慧产业园、东软医疗健康产业园、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国家实验室、低碳微生态产业研发集群以及民用空管技术研发中心等17个重点建设项目开工;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控系统工程中心沈阳分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健康智能监测实验室、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重点实验室、沈阳工业大学现代电工装备重点实验室以及沈阳建筑大学现代建设研究院等8所高校研发机构入驻沈阳大学科技城核心区独栋研发楼。此外,生物医药、数字传媒等公共技术平台也在原有基础上实现了升级;沈阳高新区还与日本亚洲投资株式会社合作设立了辽宁省第一家中外合作创投基金,与中国风险投资公司合作设立了总额度5亿元的创投基金,与深圳证券交易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